實體經濟是大國的根基,工業化是現代化的基本前提、動力基礎和核心內涵,是一個國家和民族繁榮富強的必由之路。近日,山西省委常委會會議審議通過《山西省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行動方案(2024—2030年)》,強調要“加快構建體現山西特色優勢的現代化產業體系”。
加快構建體現山西特色優勢的現代化產業體系,就要提升產業體系現代化水平,抓緊抓實推進新型工業化這個關鍵任務,在重點領域提前布局。建設國家資源型經濟轉型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開展能源革命綜合改革試點,是黨中央賦予山西的重大任務。我省要圍繞黨中央賦予山西的重大任務,堅持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統籌推動傳統產業改造提升和新興產業培育壯大。加快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是夯實現代化產業體系基底的重要支撐。要改造提升能源、材料、化工產業,發展壯大高端裝備制造、消費品、電子信息、廢棄資源綜合利用等新興產業,前瞻布局高速飛車、綠色氫能、量子信息、前沿材料等未來產業。積極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有助于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增強發展新動能。
用足用好產業鏈、專業鎮、開發區等抓手平臺。以“鏈主”企業為依托,增強制造業、生產性服務業等實體企業和實體經濟的競爭力,是推動構建自主可控現代化產業體系的必然選擇。產業集群的高質量發展意義非常重大。依靠集群這種有效的產業發展方式,來推動產業鏈、供應鏈體系的發展,有利于在未來的發展過程中提升產業發展的穩定性,增強自身的內生動力。我省要著力統籌用好重點產業鏈、專業鎮、開發區“三大抓手”。增強“鏈主”企業帶動能力,強化專業鎮梯次培育,打造開發區升級版,推動產業集群集聚發展。
加快工業數字化和綠色化轉型步伐。以智能制造和綠色制造為主攻方向,推進工業數字化和綠色化轉型。著力提升工業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數字化水平,擴大智能制造覆蓋面。要大力推動數字技術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通過數字技術賦能傳統產業轉型升級,以智能制造為主攻方向,推進產業經濟數字化。通過數字技術催生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促進平臺經濟和共享經濟健康發展,推進數字經濟產業化。強化企業研發投入、成果應用主體地位,打造協同創新平臺和科技成果轉化高地,充分發揮數字經濟對新型工業化的帶動促進作用。
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是一項系統工程、長期工程、創新工程。要順應產業智能化、綠色化、融合化發展趨勢,聚焦制造業振興升級中心任務,加強組織領導,強化要素保障,完善落實機制,推動新型工業化不斷取得新突破新成效,助力加快構建體現山西特色優勢的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王立忠)
轉自:山西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