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西:全力打造現代煤化工示范基地 進一步提升煤炭清潔高效利用水平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3-12-24





      現代煤化工產業對于保障國家能源安全和滿足國民經濟發展需要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現代煤化工產業發展,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煤化工產業潛力巨大、大有前途,要提高煤炭作為化工原料的綜合利用效能,促進煤化工產業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發展。習近平總書記考察調研山西時也指出,要統籌抓好煤炭清潔低碳發展、多元化利用、綜合儲運這篇大文章。發展現代煤化工產業是實現煤炭清潔高效利用的重要途徑,是推進新型工業化、建設制造強國、加快能源革命綜合改革試點、構建體現山西特色優勢的現代化產業體系的有力支撐。


      現代煤化工是指以煤為原料,采用先進技術和加工手段生產替代石化產品和清潔燃料的產業。大力發展現代煤化工產業意義十分重大:一是有利于保障國家能源安全。面對復雜嚴峻的國際國內形勢和諸多不確定性因素,我國能源安全面臨的風險和挑戰不斷加劇。發展現代煤化工,有利于降低我國油氣對外依存度,對發揮煤炭資源優勢、彌補國內油氣資源不足具有重要作用。二是有利于實現化工產品生產的多元化。化工產品是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基礎原料,市場需求巨大,但化工產品主要依賴石油化工。發展現代煤化工,有利于推動化工產品原料多元化,形成煤化工產業與石油化工產業互為補充、協調發展的產業格局。三是有利于促進煤炭清潔高效利用。我國煤炭資源相對豐富,采用創新技術適度發展現代煤化工產業,對還原煤炭的原料屬性、提高煤炭清潔高效利用水平、保障石化產業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2019年8月,中辦、國辦《關于在山西開展能源革命綜合改革試點的意見》提出建設“山西煤炭綠色開發利用基地、非常規天然氣基地、電力外送基地、現代煤化工示范基地、煤基科技創新成果轉化基地”五大基地。山西省委、省政府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和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多次提出要深入推進能源革命,推進“五大基地”建設和能源產業“五個一體化”融合發展,提升煤炭產業可持續發展能力。


      近年來,山西省依托資源、能源、區位和技術等優勢,以改造提升傳統煤化工為方向,以循環經濟園區為載體,積極發展現代煤化工,努力實現由煤炭大省向煤化工大省的轉變,助力山西推進傳統優勢產業改造提升和戰略性新興產業培育壯大,為山西轉型發展注入強勁動力和活力。


      一、產業規模不斷壯大


      高標準、高質量制定《關于促進煤化工產業綠色低碳發展的意見》《關于推動焦化行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十四五”化學工業發展規劃》,分年度制定行動計劃,將目標任務逐年分解、逐年落實,形成循序漸進、持續推進的良好工作局面。


      現代煤化工產業規模不斷壯大,煤制油產能176萬噸、煤(焦爐煤氣)制甲醇產能768萬噸、煤(焦爐煤氣)制乙二醇產能120萬噸,化工行業營收持續增加,2019年至2022年全省化工行業營收年均增速達14.4%。焦化產能、產量位居全國首位,截至2023年10月底,5.5米及以上大機焦產能達到10835.1萬噸,占全省建成產能的比例由2019年的32%提高至95%以上,形成以焦爐煤氣為原料的多元化產品路線,以及以煤焦油、粗苯為原料的碳基新材料產業鏈,焦化化產深加工水平明顯提升。


      二、集群效應逐步顯現


      近年來,主動對標對表,多次赴內蒙古、陜西、寧夏等煤化工產業發達地區學習取經,深入龍頭企業調研,學習借鑒先進經驗做法,積極對接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等專家智庫,多次召開專題會議,為山西省現代煤化工產業發展集眾智匯眾力,推動山西省現代煤化工產業進入高質量發展的新階段。


      全省形成晉東、晉中、晉北三個各具特色、差異發展的產業集群。長治、晉城、臨汾等地依托煤炭資源稟賦,形成以煤制油、甲醇、乙二醇為主的現代煤化工產業集群;太原、晉中、呂梁、運城等地依托良好的焦化產業基礎,形成針狀焦、特種石墨、超高功率電極等為主的高端炭材料產業集群;大同、朔州等地依托豐富的低階煤資源,開展煤基烯烴新材料及下游深加工一體化項目及低階煤分質分級利用探索,形成煤制烯烴、低階煤綜合利用的產業集群。


      三、創新能力明顯提升


      山西集聚了中科院山西煤化所、懷柔實驗室山西研究院、太原理工大學、賽鼎工程、國控環球工程等多個國內外知名的煤化工專業院所,是煤化工技術研發、工程設計和成果轉化的重要支撐力量。現有煤炭高效低碳利用全國重點實驗室等4個國家級創新平臺,天脊煤化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技術中心等4個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為山西省現代煤化工產業發展提供了雄厚的技術研發實力。


      在煤化工龍頭企業和科技平臺的有力推動下,山西省煤化工技術不斷取得重大突破。煤氣化方面,主要有技術先進性和創新性處于國際領先水平的晉華爐3.0,專門針對無煙煤打造的晉煤爐,已開展示范應用的晉航爐,以及針對山西“三高”煤進行工業化試驗的RGAS爐;煤化工產品方面,主要有聚烯烴彈性體技術攻關及工程應用,己內酰胺延伸生產錦綸6棉型短纖,煤焦油深加工生產特種炭黑、針狀焦,以及打破國外技術壟斷的高端合成蠟、全合成潤滑油、異構烷烴等。


      四、產業布局持續優化


      制定《山西省化工園區認定管理辦法(試行)》,加強園區規劃引領,指導化工園區做好產業發展規劃,合理布局化工企業,構建上下游產業鏈,嚴格規范有序開展化工園區認定工作,2022年認定了8家化工園區,為發展現代煤化工產業創造了良好條件。


      化工園區作為化工行業發展的重要載體和引擎,在引領保障化工行業健康發展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通過園區認定,著力構建相輔相成的環保、生態、能源、安全、應急平臺,極大地提升了現有化工園區的安全、綠色、智能發展水平,發揮了產業布局“指揮棒”作用,引導化工企業向園區轉移集聚,提高了產業集中度,進一步夯實園區可持續發展的基礎。


      五、持之以恒推進現代煤化工示范基地建設


      山西省委、省政府堅定扛起轉型發展和能源革命兩大使命,統籌高端多元與綠色低碳,穩步推進現代煤化工示范基地建設,山西省委十二屆六次全會明確指出要推動能源產業綠色轉型,并對現代煤化工示范基地建設進行了安排部署。全省工信系統以打造全國能源革命綜合改革試點先行區為目標導向,全力推動煤炭由燃料向原料、由原料向材料、由材料向產品的轉變,力爭到2025年,全國現代煤化工示范基地建設取得明顯成效。


      (一)穩焦興化,延鏈強鏈。依托焦化產能優勢,做強做優化產深加工產業鏈條,充分發揮焦化化產精深加工目標產品選擇性高、產品品質好、成本優勢明顯的特點,開發石油化工無法生產的高端基礎油、高端潤滑油和“小而精”的特色產品等,逐步實現進口替代。


      (二)立足園區,規劃產業。修訂完善化工園區認定管理辦法,加快化工園區提質改造,推動化工園區規范發展和認定。開展化工園區和化工產業規劃布局研究,推動化工企業入園入區。結合國家有關政策要求及山西省實際,在用地、用水、用能、用煤、環境容量等要素條件基本具備的區域,適度發展烯烴等現代煤化工項目。


      (三)產研協作,聯合攻關。依托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等高端智庫力量,以及山西能源化工新材料中試基地優勢,鼓勵開展交流合作,突破適合山西煤種的煤氣化、煤熱解等關鍵共性技術。開發茂金屬聚烯烴、聚醚多元醇、聚乙醇酸等前沿產品。


      使命如磐,責任在肩。山西省工信系統將堅持以“四個革命、一個合作”能源安全新戰略為科學指引,認真落實山西省委、省政府推進“五大基地”建設和能源產業“五個一體化”融合發展的戰略部署,勇擔重責,銳意進取,為山西省加快建設現代煤化工示范基地、推進新型工業化、譜寫中國式現代化山西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貢獻。(山西省工業和信息化廳黨組書記、廳長 潘海燕)


      轉自:中化新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