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5日至26日,山西省委經濟工作會議在太原舉行。會議提出明年經濟工作中的九個方面重點任務,與能化產業相關內容如下:
一是全力推動資源型經濟轉型發展。要保持戰略定力,加快推動新舊動能轉換,努力擺脫對煤炭的“兩個過多依賴”。要把握發展重點,聚焦制造業振興升級,統籌推動傳統產業改造升級、新興產業培育壯大和未來產業前瞻布局,加快發展數字經濟,構建體現山西特色優勢的現代化產業體系。要用好產業鏈“鏈長制”、特色專業鎮、開發區等有效抓手,推動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成鏈集群發展。要強化創新支撐,推進教育科技人才振興,強化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建設高水平創新平臺,布局建設“晉創谷”太原先行區,營造一流創新生態,促進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深度融合,不斷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
二是強力推進能源革命綜合改革試點。切實統籌抓好煤炭清潔低碳發展、多元化利用、綜合儲運這篇大文章,推動煤炭智能綠色安全開采和清潔低碳高效利用,扎實做好能源保供工作。加快發展新能源和清潔能源,推進非常規天然氣增儲上產,積極發展風電光伏、抽水蓄能和新型儲能,推動煤電和新能源優化組合。聚力打造能源科技創新重要策源地,加快布局攻關一批能源領域戰略性前沿性技術。深化能源體制機制創新和開放合作,高標準辦好太原能源低碳發展論壇。
三是大力實施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戰略。加快推進“一泓清水入黃河”等重點工程,深入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有序實施碳達峰山西行動,推動能耗雙控逐步向碳排放雙控轉變。
四是持續深化重點領域改革。深入開展國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動,聚焦做強做優做大,優化國有經濟布局,突出實業、做強主業,完善現代公司治理和市場化運營機制,增強國企核心功能、提高核心競爭力,更好發揮科技創新、產業控制、安全支撐作用。堅持“兩個毫不動搖”“三個沒有變”,促進民營企業發展壯大,落實好市場準入、要素獲取、公平執法、權益保護等政策措施,持續深入整治新官不理舊賬、政策不兌現、拖欠民營企業賬款問題。完善要素市場化配置機制,積極發展科技金融、綠色金融、普惠金融、養老金融、數字金融,完善建設用地市場體系,推進科技成果轉化和數據要素交易流通。完善轉型綜改統籌推進機制,使各項改革協調配合、同向發力。
五是加快打造內陸地區對外開放新高地。要積極承接產業轉移,提高招商引資質效,辦好2024年中國產業轉移發展對接活動,助力國家戰略腹地建設。要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強化高標準市場體系建設,加強監管事項標準化、規范化建設,提升政務服務水平,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
六是著力推動城鄉融合、區域協調發展。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堅持不懈抓好“三農”工作。堅持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抓好耕地和種子兩個要害,加大高標準農田建設投入和管護力度,大力推進農業機械化、農業科技和經營管理現代化,用好科技特派員制度這個“法寶”,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夯實糧食安全根基。樹立大農業觀、大食物觀,推動農業“特”“優”發展,把農業建成現代化大產業。深化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打造宜居宜業和美鄉村。
七是切實保障和改善民生。更加突出就業優先導向,確保重點群體就業穩定。持續提升公共服務水平,加快完善生育支持政策體系,擴大普惠型養老服務供給,發展銀發經濟,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提升全民健康水平。健全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完善社會救助體系,不斷增進民生福祉。
八是更好統籌發展和安全。持續有效防范化解重點領域風險。加大存量隱性債務化解力度,堅決防止新增隱性債務,確保政府債務風險可控。防范化解中小金融機構風險,嚴厲打擊非法金融活動,堅決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的底線。扎實有效抓好安全生產工作,緊盯重點領域和人員密集場所,全面排查整治各類風險隱患,“一礦一策”完善安全生產措施,提升本質安全水平。提高防災減災救災能力。做好維護社會穩定各項工作,牢牢守住安全發展底線。
九是全力夯實經濟高質量發展基礎,增強全方位轉型后勁。要擴大有效益的投資,精心謀劃一批大項目、好項目,做細做實項目前期工作,強化要素保障,發揮政府投資撬動作用,激發民間投資活力,高質高效推進項目建設。要穩定實體經濟運行,推動一二三產業協調發展,統籌制造業與能源產業轉型升級,激發經營主體活力,推動惠企政策精準直達,大力提振市場信心,助力經營主體健康發展,鞏固和增強經濟回升向好態勢。(記者 閆俊榮)
轉自:中國化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