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首批次1.5噸直郵包裹經太原武宿綜合保稅區9610跨境電商倉庫出口線順利通關,經太原至芝加哥貨運航班直接投送到美國消費者手中,標志著山西省跨境電子商務一般出口(海關監管方式“9610”)實現零的突破,同時也標志著太原武宿綜合保稅區實現了跨境電商“9610、9710、9810、1210”全模式運行。數據顯示,2023年度,太原武宿綜合保稅區監管跨境電商包裹超4萬件,同比增長超四成。
2020年初,太原獲批山西省首個跨境電商綜試區城市后進入較快發展階段,跨境電商公共服務平臺同步開始建設。目前,全省共有太原、大同和運城3個跨境電商綜試區,共認定省級跨境電商示范園區4個、省級跨境電商示范企業7家,引進培育各類跨境電商經營主體400多家,業務范圍覆蓋太原、大同、長治、陽泉、運城、忻州、晉城等地市,目前已形成零售監管與貨物監管同步推進,B2C與B2B雙軌運行的業務格局。
“區港聯動”打通出口新通道。太原海關所屬武宿海關、太原機場海關同向發力,通過持續的內部流程優化,“讓數據多跑路、讓企業少跑腿”,充分發揮疊加綜保區政策與航空口岸物流通道優勢,實現了跨商包裹在綜保區內辦結通關手續,直接運抵航空口岸出境,打通了內陸綜保區與口岸間的直通通道。
晉寶嘉公司(武宿綜合保稅區9610跨境電商倉庫運營方)總經理蘇亞偉表示:“對于跨商包裹來說,時間就是第一要素,區港聯動使得企業能夠將直郵包裹在96小時內送達消費者手中,我們將充分利用這一優勢,實現9610模式常態化運行。”
多部門聯動確保新業態高質量發展。太原海關聚焦加快培育外貿新動能,大力促進跨境電商發展,緊緊抓住“防風險、快通關”關鍵環節,強化企業信用管理,加強與跨商企業溝通宣貫,壓緊壓實主體責任,開展關企協同共治;完善基礎設施配套,積極推進智能審圖應用等“智慧海關”手段運用,將監管嵌入包裹流水線作業中,實現了每10秒1個包裹的快速通關;強化上下聯動、部門協同,探索建立打擊不實貿易、嚴防執法風險“1+6”工作法,防范“滯、瞞、逃、騙、害”風險,著力提高風險防控水平,確保新業態高質量發展。
“關地合作”助力山西特色農產品出口。2023年9月,首列“太原-馬德里”班列開行,運用“中歐班列+跨境電商”模式,服務山西運城特色農產品罐頭遠銷海外。山西省跨境電商實現全模式運行后,省內外貿企業有了更多選擇,海關工作人員發揮接觸外貿企業和了解政策的優勢,積極拓展知識宣貫。
汾西縣康瑞萊生物科技貿易有限公司是省內最大的動物源性飼料加工出口企業,負責人師峰對上門宣講的海關工作人員介紹的跨境電商業務表現出濃厚興趣:“通過網上開店做跨境電商,直接把我們的產品跟客戶聯系起來。從之前全國到處參展找客戶,變成客戶上網找我們,渠道更多元,同時還能打開零售業務的市場。”認真研究過“9610”模式后,在海關工作人員指導下,該企業完成了跨境電商平臺注冊,招錄了跨境電商貿易業務員。“對于跨境電商貿易可能帶來的業務增長,我們充滿期待。”師峰說。(記者 王皓)
轉自:經濟參考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