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西立法促進制造業高質量發展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4-04-01





    錨定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融合化——山西立法促進制造業高質量發展


      制造業是國家經濟命脈所系,是立國之本、興國之器、強國之基。山西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大力推動傳統優勢產業轉型升級、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壯大和未來產業布局發展。3月28日,省人大常委會辦公廳舉行新聞發布會,對省十四屆人大常委會第九次會議審議通過的《山西省制造業高質量發展促進條例》(以下簡稱《條例》)作新聞發布。


      近年來,在推進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實踐中,山西省形成了大量成熟的經驗做法,在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方面取得顯著成效。省人大財經委副主任委員段寶燕在會上表示,長期以來,山西省經濟發展過多依賴煤炭產業,有必要通過立法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把實體經濟特別是制造業做實做強做優。


      據介紹,此次審議通過的《條例》共43條,內容分為7個方面,涉及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促進機制、產業布局、高端化升級、智能化賦能、綠色化轉型、融合化發展、激勵與支持等具體內容。《條例》自2024年5月1日起施行。


      高端化是制造業產業結構優化、核心競爭力增強、創新能力提升、由價值鏈中低端邁向中高端的必由之路。《條例》第17條規定,省政府及其有關部門應當建立健全產業技術創新體系,支持制造業企業、高等院校等平臺,開展重點領域關鍵共性技術攻關。


      人工智能等前沿技術對生產方式產生的影響巨大而深遠,數字技術快速發展、廣泛滲透,已經成為新型工業化的重要推動力。《條例》第22條、第23條規定,省政府及其有關部門應當推進新型網絡基礎設施、算力基礎設施建設,支撐制造業智能化升級,培育智能制造試點示范,鼓勵企業運用新一代信息技術開展生產活動和數字化改造升級。


      綠色化是新型工業化的生態底色,制造業綠色生產是實現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的重中之重,是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條例》第24條規定,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推動資源綜合利用,鼓勵發展再制造產業。第25條規定,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應當支持制造業企業應用綠色低碳技術,開展低碳、零碳等先進技術的研發攻關和產業化示范應用。鼓勵創建綠色工廠、綠色供應鏈管理企業、綠色園區。


      融合化是通過運用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促進產業網絡協同耦合,有助于更好地提升制造業體系整體效能。《條例》第26條規定,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應當加強制造業新業態培育,促進制造業與現代服務業融合,支持面向制造業的研發設計、工業設計、信息數據、檢驗檢測認證、人力資源、運營管理、金融服務、電子商務、現代物流等生產性服務業發展。


      段寶燕表示,出臺《條例》是我省貫徹實施制造強國戰略,實現以法治手段護航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舉措,對于構建高效有序的工作推進機制,提升制造業領域市場主體的發展信心和積極性,推動我省制造業振興升級,形成多業支撐的產業格局,意義重大。(王佳)


      轉自:山西經濟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