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西:完善保護體系 護佑候鳥遷飛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4-04-16





      當前山西第43屆“愛鳥周”如約而至,生態修復與候鳥北歸的雙向奔赴,在最美人間四月天的加持下,共同構成了三晉大地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春日美景。本屆愛鳥周的主題是“完善保護體系 護佑候鳥遷飛”,省級宣傳活動將于4月20日上午,在呂梁孝義孝河國家濕地公園舉辦。


      據了解,為了保護遷徙候鳥,1981年9月14日,原林業部等8部門向國務院提出在每年的四月至五月初確定一個星期為愛鳥周的請示,同年9月25日,國務院批轉了該請示的通知,隨后“愛鳥周”以法規形式確定下來。從1982年開始,山西連續舉辦“愛鳥周”公益宣傳活動,今年是第43個年頭。《山西省實施辦法》規定,每年4月5日至11日為山西省愛鳥周。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


      多年來,山西大力實施天然林保護、退耕還林、京津風沙源治理和三北防護林等國家工程,啟動太行山、呂梁山和“七河”流域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省級工程,呂梁山生態脆弱區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太行山水源涵養、燕山-長城沿線防風固沙功能得到加強,全省森林植被覆蓋率大幅提升,河湖濕地得到有效保護,鳥類等野生動物棲息生境進一步改善,全省野生動植物種群和數量穩步增長。


      調查結果顯示,山西共有野生動物543種,其中鳥類428種,包含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鳥類22種,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鳥類72種,省重點保護鳥類133種。經過多年保護,省鳥褐馬雞從呂梁山擴散到太行山、中條山,足跡已經遍布全省;丹頂鶴、中華秋沙鴨等19種鳥類在山西有了新記錄;玉帶海雕、大鴇、遺鷗等珍稀鳥類頻現民眾視野,山西生物多樣性“家譜”進一步豐富。


      候鳥是自然生態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多年來,山西致力于野生動植物保護體系建設,構建了就地保護的自然保護地體系,自1980年山西建立第一個自然保護區以來,目前山西已建立各類自然保護地共272個,保護地總面積243.52萬公頃,基本形成了自然保護區為基礎,各類自然公園為補充的自然保護地體系,保護了全省大部分的重點野生動植物物種及各類典型生態系統、植被類型。同時,山西通過健全完善法規制度體系、構建技術支撐體系、構建救護防疫體系、構建巡護執法體系、構建完善野保宣教體系等措施為山西省野生動物保護事業持續向好發展奠定了基礎。


      當前,正值候鳥集中遷徙和集群活動的重要時節,山西已安排“清風行動”,開展清網、清套、清夾、清除毒餌工作,安排專門力量巡護值守,確保候鳥正常遷飛。(記者任重)


      轉自:央廣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