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批32項“山西文化記憶”項目獲授牌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4-05-15





      溯源文化記憶,講好山西故事。5月12日上午,“山西文化記憶”項目授牌儀式暨“山西文化記憶”叢書新書發布會在太原晉祠博物館舉行。此次活動由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廳指導,山西出版傳媒集團、“山西文化記憶”項目征集推選活動專家委員會、太原市文物局主辦,山西教育出版社、太原市文物保護研究院、太原市晉祠博物館承辦。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廳廳長王愛琴,山西出版傳媒集團黨委副書記、副董事長、總經理胡彥威,集團副總經理、總編輯孟紹勇,山西省委宣傳部出版處副處長李旭,及“山西文化記憶”項目組的專家、作者和單位代表等參加了發布會。


      會上,王愛琴指出,“山西文化記憶”項目的評選,是在各地申報的基礎上,按照歷史文化價值、市場開發程度、社會影響力等分類,結合線上投票情況反復研究論證得出的。這些項目集文化遺產、文化景觀及非物質文化遺產為主,涵蓋古代歷史,兼顧現當代,覆蓋全省各市,較為典型地呈現了我省深厚的文化歷史底蘊,受到省內外各界的關注,對提升山西文化影響力增強我們的文化自信,促進文旅融合以及加快推動新興文旅產業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希望大家能夠通過這套叢書,對山西有更多的了解,從而對中華文明有更多的認知和體悟。


      胡彥威表示,講好山西故事,弘揚三晉文化,是出版工作者的使命和職責。山西出版傳媒集團近年來大力實施“三晉文化聚光工程”,相繼出版了一大批有影響的弘揚山西文化的優秀讀物,“山西文化記憶”叢書就是重要代表項目,希望把它做成一套融合出版物。


      “山西文化記憶”項目征集推選活動專家委員會主任陳建祖回憶道,該項目是在征集推薦100多項的基礎上評選出的,“我們2022年9月14日上線網絡投票,18小時突破一百萬,72小時突破240萬,12天時間一共收到573萬投票。”他指出,山西作為文旅資源大省,如何轉化為文旅經濟強省,是個迫切的時代命題。首批“山西文化記憶”的征集評選、推廣乃至今天叢書的出版,是我們對山西歷史文化進行的梳理,是有價值的一次嘗試。


      會上,王愛琴廳長和胡彥威總經理為新書揭幕。首批32項“山西文化記憶”項目獲授牌。“山西文化記憶”項目授牌暨圖書贈送儀式后,叢書主編、編委會成員和作者代表向大家分享了創作歷程。


      作者代表謝紅儉認為,這本書給她留下最深刻的印象在于其速度之快和品質之高。3個月時間完成出版,是所出版書目中速度最快的。不僅如此,書中所有文獻的出處我們都經過了嚴格認真的核實。她說:“此書的特色在于,它是文化散文、學術與文學的融合表達,在嚴謹學術基礎上又賦予了文學色彩。”


      據了解,“山西文化記憶”叢書共4冊,分別是《大地上的遺珍》《塵煙里的故園》《夕照中的飛檐》《山河間的壯歌》。目前,已出版《大地上的遺珍》《塵煙里的故園》《夕照中的飛檐》3冊,內容聚焦“山西文化記憶”活動評選出的云岡石窟、平遙古城、五臺山、壺口瀑布、丁村文化、河東鹽池、陶寺遺址、晉祠等項目。這套叢書為廣大讀者了解山西,了解我國悠久燦爛的歷史文化,提供了一個嶄新的窗口。


      鏈接


      首批32項“山西文化記憶”項目


      云岡石窟、平遙古城、五臺山、壺口瀑布、丁村遺址、河東鹽池、陶寺遺址、晉祠、晉國博物館、寒食節·綿山、趙氏孤兒·藏山、天龍山石窟、佛光寺、懸空寺、解州關帝廟、雁門關、應縣木塔、永樂宮、洪洞大槐樹、太原雙塔·永祚寺、磧口古鎮、皇城相府、晉商票號、紅軍東征、八路軍太行紀念館、平型關大捷、晉綏邊區革命舊址、太行板山、右玉精神、申紀蘭·西溝、山西杏花村汾酒、山西老陳醋。(記者 張琪 張彩云)


      轉自:山西晚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