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西推動制造業領域設備更新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4-05-29





      為推動山西省制造業領域設備更新和技術改造,近日,山西制定了《山西省制造業領域設備更新工作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方案》提出,到2027年,山西省制造業領域設備投資規模較2023年增長25%以上,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數字化研發設計工具普及率、關鍵工序數控化率分別超過90%、75%。重點行業能效基準水平以下產能基本退出、主要用能設備能效基本達到節能水平,本質安全水平明顯提升,創新產品加快推廣應用,先進產能比重持續提高。


      穩步推進先進裝備升級


      《方案》提出,要加快落后低效設備替代。傳統產業加快淘汰落后低效設備、超期服役老舊設備。傳統裝備制造業推動鑄鍛行業熔煉設備、環保設備升級替代,農機行業更新柔性剪切、成型、焊接裝備,工程機械行業更新油壓機、折彎機、檢測設備,工業母機行業更新服役超過10年的機床等。輕工產業推動日用玻璃、日用陶瓷企業開展智能化改造,推廣個性化定制和柔性生產。


      更新升級高端先進設備。新興產業加快更新高技術、高效率、高可靠性的先進設備。新能源汽車產業更新車身焊接設備、涂裝設備、裝配設備、檢測設備,開發純電動、氫燃料電池、甲醇汽車等整車產品。航空行業開發航空儀表及相關傳感器、航空機載氣壓測試設備、載人飛船黑匣子等高性能零部件。


      試驗檢測設備更新升級。圍繞設計驗證、測試驗證、工藝驗證等中試驗證和檢驗檢測環節更新先進裝備,提升工程化和產業化能力。設計驗證環節重點更新模型制造設備、實驗分析儀器等先進設備。測試驗證環節重點更新機械測試、光學測試、環境測試等測試儀器。工藝驗證環節重點更新環境適應性試驗、可靠性試驗等試驗專用設備,以及專用制樣、材料加工、電子組裝、機械加工等樣品制備和試生產設備。檢驗檢測環節重點更新電子測量、無損檢測、智能檢測、光學檢測等儀器設備。


      加強數智深度賦能


      拓展智能設備軟件應用。加大智能制造設備和軟件投入,推動工藝革新、裝備升級、管理優化和生產過程智能化。面向制造全過程,以生產作業、倉儲物流、質量控制環節為重點,加快高檔數控機床與工業機器人、增材制造裝備、智能傳感與控制裝備、智能檢測與裝配裝備、智能物流與倉儲裝備等通用設備更新,促進高端裝備、電子信息、化工、建材、消費品等行業成套裝備更新迭代。集成應用電子設計自動化、制造執行系統、供應鏈管理系統等工業軟件。


      培育打造智能車間工廠。加快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全過程、全要素深度融合,面向制造過程各個環節,推進制造技術突破、工藝創新、精益管理和業務流程再造,打造智能制造典型場景、數字化車間、智能工廠,引導龍頭企業帶動上下游企業協同打造智慧供應鏈。推動人工智能、云計算、大數據、區塊鏈等工業領域適用性技術應用,開展裝備聯網、關鍵工序數控化、業務系統云化等改造,推動中小企業工藝流程優化、技術裝備升級。


      加快建設數字基礎設施。規模化部署工業互聯網、物聯網、5G、千兆光網等新型網絡基礎設施,鼓勵企業開展內外網升級改造,提升現場感知和數據傳輸能力。優化數據中心布局,加強工業數據中心、智能計算中心等算力基礎設施建設,提升工業算力資源供給能力,支撐人工智能等新技術應用。建設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二級節點,積極融入全國一體化算力網,支持企業建設各具特色的工業互聯網平臺,實現全要素、全產業鏈數據的有效集成和管理。


      推廣綠色裝備


      加快生產設備綠色化改造。推動重點用能行業、重點環節推廣應用節能環保綠色裝備。鋼鐵產業改造升級高爐、轉爐等限制類裝備,推廣短流程煉鋼、氫冶金、非高爐煉鐵等工藝流程。有色產業重點推廣新型穩流保溫鋁電解槽、銅锍連續吹煉、蓄熱式豎罐煉鎂、再生金屬冶煉等工藝技術。建材產業推動水泥熟料企業全面完成超低排放改造,更新原料制備、窯爐控制、粉磨破碎等裝備。焦化產業加快大型焦爐升級改造。化工產業加快尿素固定床間歇式氣化技術升級改造,聚氯乙烯離子膜電解槽進行零極距節能改造,密閉電石爐技術改造。


      推動重點行業節能降碳改造。聚焦鋼鐵、焦化、有色、化工、建材等重點行業,對標重點領域能效標桿水平,有序推進技術工藝升級,大力推動燒結煙氣內循環、干熄焦、低品位余熱利用、焦爐自動加熱、高效篦式冷卻機改造、爐窯蓄熱保溫技術、捕集二氧化碳加氫制甲醇等節能降碳技術改造。針對數據中心、機械、造紙、紡織、電子等行業主要用能環節和設備,推廣應用關鍵共性節能降碳技術裝備,鼓勵企業加強能量系統優化、余熱余壓利用、可再生能源利用等。(汪黃任)


      轉自:中國工業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