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4日,山西晚報記者從山西省農業農村廳獲悉:全省小麥大面積收獲已經開始,6月20日基本結束。全省預計投入各類農機具35萬臺,預計機收小麥810萬畝,計劃機復播玉米500萬畝,機收率、機播率預期均能達到99%以上。
當前,全省800余萬畝冬小麥從南到北分別處于灌漿期、揚花灌漿期,苗情長勢良好,豐收在望。初步調查顯示,小麥群體結構合理,產量三要素總體呈“兩增一平”趨勢,即畝穗數增加、千粒重增加、穗粒數基本持平,單產將進一步提高。“三夏”期間,我省成立“三夏”農機化生產專班,統籌開展機收形勢會商、組織作業供需對接。培訓農機從業人員3萬余人。設立省市縣24小時值班電話,協調開通農機“綠色通道”,發放跨區作業證3000張。協調中石油、中石化加強農機用油供給,推行“送油下鄉”“送油到田”等服務。
同時,開展機收作業技能培訓,切實減少機收損失。組建農機應急作業服務隊476支、區域性農機服務中心20個、區域農業應急救災中心11個。印發2024年糧食產地烘干設施建設及應急救援體系試點項目實施方案,與河北、河南、陜西、湖北、山東5省建立糧食烘干互助協作機制,利用收獲時間差緩解應急烘干能力不足問題。(記者 郭衛艷)
轉自:山西晚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