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1.5%!山西持續推進“一泓清水入黃河”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4-06-06





      今年1—4月,山西省黃河流域優良水體比例提升到91.5%,同比提升12.2個百分點,水環境質量得到不斷改善和提升。距離實現“一泓清水入黃河”目標還有一年半的時間,下一步,山西將如何繼續推進?6月4日,山西省生態環境廳水生態環境處處長趙亮進行介紹。


      “山西將按照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不斷提升水生態環境保護和治理成效,以更高標準打好黃河生態保護治理攻堅戰,全方位、一體化推進黃河流域生態保護與修復治理,保障一泓清水暢流黃河。”趙亮說。


      強化剛性約束,保障生態流量。以重要水利水電工程和水資源配置工程為重點,落實水利水電工程生態流量下泄措施。


      建立汾河生態流量落實保障機制,科學調配水資源,推動生態流量得到有力保障。


      積極開展區域再生水循環利用試點示范,加大再生水回用水平。


      嚴控冬春澆期間河道無序取水,嚴厲打擊非法取水。


      聚焦重點關鍵,深化綜合治理。錨定水質改善目標,加強上下聯動,奮力攻堅克難,加快推動“一泓清水入黃河”生態保護工程和黃河干流流經縣生態環境綜合治理工程建設,加強調度通報、嚴格督導檢查,推動重點工程建成達效。


      聚焦生活污水,補齊城鎮生活污水收集處理短板,加快管網混錯接改造,深化城鎮排水管網雨污分流改造。


      聚焦工業園區,加快工業園區集中污水處理設施建設,推動工業廢水與生活污水分質處理,持續開展工業園區水污染整治行動。


      聚焦黑臭水體,加大城市黑臭水體排查力度,實施分類整治。開展城市黑臭水體整治環境保護行動,鞏固黑臭水體整治成效。


      健全完善機制,嚴格監測監管。開展保汛期水質穩定專項行動,聚焦重點區域、重點環節、重點斷面,查找解決影響汛期水環境質量的突出問題和治理短板。


      深化汾河流域上下游橫向生態補償機制,進一步優化水質水量補償考核體系,壓實流域各市治水責任。


      完善生態環境監測體系,加快推進入河排污口水質自動監測站建設,穩步提升“排污主體—入河排污口—水質斷面”全鏈條監管能力。


      組織實施省級核查和交叉檢查,深化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


      常態化運用無人機、無人船、管道機器人等技術手段,排查影響水環境質量達標的問題,以“零容忍”態度依法嚴厲懲處環境違法行為。


      轉自:黃河新聞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