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墑播種抗旱保苗技術太棒了,出苗效果好,今年收成有保證。”6月22日,山西晉中市榆次區西見子村種植大戶張春太,望著自家地里齊齊整整、綠油油的玉米苗說。
張春太所說的“抗旱技術”是“旱地玉米探墑播種抗旱保苗藝機一體化技術”(以下簡稱“旱地玉米探墑播種技術”)。該技術由山西農業大學(山西省農科院)王娟玲研究員帶領有機旱作農業創新團隊研發攻關多年而成,2023年被農業農村部列為十項重大引領性技術,這也是山西大力推廣的抗旱播種保全苗技術。
“運用這項技術,通過因地因墑淺探、深探,不僅可解決輕度干旱玉米缺苗斷壟問題,還能解決中度干旱玉米播種難題。”王娟玲說,“尤其可以解決像今年這樣重度干旱條件下無法播種的難題,為廣大春旱易發地區玉米穩產增產提供有力技術支撐。”
日前,華北黃淮大部干旱局部重旱,山西中部南部遭遇了大旱。該創新團隊與山西農業農村廳,山西晉中、榆次兩級農業農村局協作,組織社會服務組織、種植大戶、農機手等,在山西農業大學(山西省農科院)有機旱作農業試驗示范基地,多次開展旱地玉米探墑播種技術的效果展示、現場操作、觀摩培訓和宣傳推廣。創新團隊還分別在山西榆次區、洪洞縣推廣探墑播種技術,并調回一批新生產的播種機,免費提供給農民使用,為農戶全程提供技術服務。
“為提高播種施肥精度、仿形靈活度、播深調節便利度、智能化監控,我們持續改進研制出第二代、第三代玉米探墑播種機。”王娟玲說,“第三代播種機增加了二次鎮壓裝置、施肥播種監控系統、云平臺智能監控系統,有效提高了智能化水平。”
據介紹,近10年來,旱地玉米探墑播種技術在山西晉中、太原、長治、晉城等地大面積示范推廣,并在內蒙古、甘肅、寧夏等省區示范應用。“多年多地的應用結果表明,旱地玉米探墑播種技術,通過‘適探’巧妙用好用足地下墑情,保出苗、保全苗;通過寬行密株保株數、保密度,以及壟溝用好前中期關鍵雨,促壯苗、抗伏旱;通過中耕培土護好根,防倒伏、利機收。”王娟玲介紹,旱地玉米探墑播種技術,把傳統被動靠天等雨變成了主動向地要墑抗旱,向科技要糧食,這正是現代旱作農業的發展方向。(趙向南 本報記者 滕繼濮)
轉自:科技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