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織建立產業鏈儲備庫,推動7家省屬企業或子企業成為省級重點產業鏈‘鏈主’企業;建成28個國家級創新平臺,206個省級創新平臺。”11月12日,中共山西省委宣傳部、山西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組織召開“推動高質量發展深化全方位轉型”系列主題第十五場新聞發布會,介紹該省在推進省屬企業科技創新方面的舉措成效。
山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山西省推進省屬企業打造原創技術策源地實施方案》、山西省國資委出臺《省屬企業科技創新“1551”工程實施方案(2024—2028年)》等系列制度和配套文件,強化科技創新激勵政策供給,加大對省屬企業科技創新、平臺建設、人才引育、成果轉化的支持力度,一體推進創新鏈、產業鏈、供應鏈、人才鏈、資金鏈、數據鏈、服務鏈融合發展。
山西全面引導企業扎實開展原創技術策源地建設和企業科技創新高水平研發平臺建設,研發投入強度和科技產出效率持續提高。今年1—9月份,省屬企業研發投入約為157.4億元,研發經費投入強度1.79%。34個原創技術項目取得重要突破,太重集團、晉能控股全國重點實驗室成功獲批,7家省屬企業(含子企業)成為省級重點產業鏈鏈主企業。組織省屬企業深度融入中央企業牽頭的創新聯合體建設,華陽新材、潞安化工、云時代分別加入南方電網牽頭的新型儲能創新聯合體,國家能源集團、中國石油牽頭的綠色氫能制儲運創新聯合體,中國電信牽頭的云計算創新聯合體;2023年柔性引進各類高端人才510人。
山西加大力度布局戰略性新興產業,2023年以來累計完成戰略性新興產業投資378.89億元,今年1—9月實現戰略性新興營收885億元,占當期營收的10.07%;同步推動傳統產業升級改造,2023年以來累計完成傳統產業技術改造、數字化轉型投資581.96億元;太重集團建成該省首個“燈塔工廠”;深入推進煤礦智能化建設,井下重要作業地點實現無監控不作業,煤礦智能化建設處于全國領先水平。
在一系列的政策帶動下,山西省屬企業涌現出一大批科技創新范例。太重集團的智能制造和數字化技術深度嵌合軌道交通車輪生產線、環形加熱爐智能化控制,鍛軋生產線的震動檢測器、碳排放能管平臺,都助力太重集團實現綠色轉型發展。省屬煤炭企業已建成近百個智能化煤礦,實現了煤礦開采“一鍵啟動”;華陽新材推動煤炭產業與新材料產業融合發展,大力發展鈉離子產業,開創了高質量發展新路徑;交控集團的智慧交通建設、航產集團的“零碳機場”建設等成為省屬企業的創新典型,為山西能源革命和“雙碳”戰略發展注入強大動能和活力。(記者 秦海峰)
轉自:中國質量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