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西全年綠電外送量超過75億千瓦時,保持全國第一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4-12-27





      “我省全年綠電外送電量超過75億千瓦時,保持全國綠電外送第一位。”在12月23日中共山西省委宣傳部、山西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組織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省能源局副局長王義成介紹了山西電力現貨市場正式運行情況。


      山西電力現貨市場于2023年12月22日率先在全國正式運行。這一年來,山西電力現貨市場交易規模穩步增長,全年累計成交電量約1800億千瓦時。各類經營主體規范經營,1.9萬余戶經營主體直接參與電力市場,5家虛擬電廠、8家獨立儲能、1家抽水蓄能入市經營。由發、售、用電企業,以及市場運營和智庫機構組建了電力市場管理委員會,并完成第三屆換屆工作。電力市場規則體系不斷完善,已修訂至15.0版本。


      電力現貨市場平穩有序運行,為山西省經濟轉型發展和能源電力保供作出了重要貢獻:一是提升了電力供應保障能力。電力現貨市場形成的電價信號,真實反映電能資源的時空價值,激勵各類電源在高峰時段頂峰發電。迎峰度夏期間,煤電機組頂峰發電能力提升200萬千瓦,發電受阻容量降低了20萬千瓦;電價信號引導用戶主動削峰填谷,度夏期間降低高峰時段負荷約95萬千瓦,實現了電力穩定可靠供應。


      二是提升了新能源消納能力。電價圍繞電能真實價值上下波動,由此形成電力現貨市場峰谷價差。在用電低谷時段,低電價引導火電企業主動調峰停機或降低出力,為新能源讓出發電空間。而且通過煤電企業靈活性改造提升調節能力,全年增加了新能源消納電量18億千瓦時。


      三是提升了省間互濟能力。積極與江蘇、北京、天津等相關省市建立電力外送合作機制,全年凈輸出電量超過1550億千瓦時,位居全國第三位。強化省間電力資源余缺互濟,推動省內機組主動參與省間電力現貨交易,向省外臨時增供電量達36億千瓦時,成交量位居全國第四位。(記者牛牧瑤)


      轉自:黃河新聞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