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取真招實策,著力實施穩增長強工業、轉型項目攻堅、產業轉型筑基等九大工程——
山西省工業經濟力挑發展大梁
工業興則經濟興,工業強則發展強。站在“十四五”規劃收官之年的關鍵節點上,山西省的工業經濟如何挑起大梁?從今年以來山西省工信廳召開的大小會議、發布的各項政策中,已然傳遞出信號,也彰顯著信心。一系列新目標、一項項新舉措,勾勒出全省工業發展的新走向。培育新質生產力、工業新型化和新型工業化、制造業振興……這些“坐標”里,蘊含著解題之道。
生產線上,一圈圈焊絲鋼盤條由粗變細,裹上了金色的“外衣”……這是記者在山西晉南鋼鐵集團旗下的恒瑞昆新材料技術有限公司鍍銅車間內看到的一幕。這些采用世界先進技術生產的鍍銅焊絲將被用于鋼結構建筑、電力、能源等領域,不僅大大提高了產品附加值及資源利用率,其中的高強度焊絲產品還填補了西北、華北區域市場空白。
這是山西省鋼鐵產業轉型發展、綠色發展的一個縮影。
在潞安化工集團李村煤礦綜采工作面,工人輕點采煤按鈕,智能化駕駛艙操控設備自動運行。在這里,遠程控制、視頻監控等多功能合一,生產人員減少20%,效率卻提升15%。在晉能控股集團三元煤業,通過井上智能化監控,井下數據實時更新、智能分析,借助礦井主巷道5G基站,井上井下實現實時視頻對話。
煤炭是山西省傳統產業,也是求變圖強的重要支柱。山西省緊扣“雙碳”目標,全力推進綠色低碳轉型,在能源革命綜合改革試點上深耕細作,推動煤炭由燃料向原料、材料、終端產品轉變。
在2025年全省工業和信息化工作會議上,山西省工信廳廳長潘海燕指出,2024年,全省工信系統堅持以推進新型工業化為綱領,加快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產力,全省工業和信息化工作取得積極進展,傳統優勢產業改造提升成效明顯,戰略性新興產業規模體量持續提升,未來產業企業矩陣體系雛形顯現。
2025年是“十四五”規劃的收官之年,也是將全面深化改革推向縱深的關鍵之年,做好工業和信息化工作意義重大。今年,全省工業和信息化將重點推進以下九大工程:
實施穩增長強工業工程,全力推動工業經濟平穩增長。建立監測調度、研判預警、挖潛增效、政策供給、惠企服務一體化工作機制,鞏固工業經濟回升向好態勢,切實發揮工業在穩定宏觀經濟大盤中的“壓艙石”作用。
實施轉型項目攻堅工程,多措并舉擴大工業投資。統籌推進產業轉移、項目建設、資金引導,多措并舉提高制造業投資規模、質量、效益,促進制造業投資持續穩定增長,為加快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推進新型工業化“添薪助力”。
實施產業轉型筑基工程,加快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完善傳統產業新興產業未來產業統籌發展機制,堅持優中培新、有中育新、新老并舉,不斷培育新動能、塑造新優勢。
實施鏈群融合工程,著力構建現代化產業生態體系。進一步錨定轉型主攻方向,統籌產業結構調整和空間布局優化,加快構建產業、產業鏈、產業集群融合發展生態體系。
實施技術創新驅動工程,促進產業創新與科技創新深度融合。按照“技術牽引、平臺支撐、場景應用、產業落地”工作思路,集聚創新要素資源,全面提升產業核心競爭力和發展持續性。
實施數智賦能提升工程,塑造轉型發展新動能新優勢。搶抓數字技術變革機遇,統籌推進產業數字化和數字產業化,促進實體經濟和數字經濟深度融合,推動新一代信息技術賦能“千行百業”,為高質量發展開辟新賽道、注入新動能。
實施綠色發展提標工程,厚植高質量發展底色。新質生產力本身就是綠色生產力。要牢牢把握能耗雙控向碳雙控轉向的政策取向,堅定不移推進工業綠色化轉型。
實施優質企業培育工程,構建大中小企業發展雁陣。堅持服務和管理并重、發展和幫扶并舉,進一步健全完善政策支持體系、梯度培育體系,以高質量發展為目標,推動中小企業在數量質量、融通發展等方面實現新突破。
實施管理能力提質工程,提升行業治理現代化水平。加快推進行業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不斷釋放高質量發展活力,為推進新型工業化和制造業振興升級提供堅實保障。
“2025年工作任務已經明確,關鍵是抓好落實。全省工信系統要突出強化黨建引領、強化能力提升、強化工作落實、強化安全保障,確保圓滿完成全年各項目標任務。”潘海燕強調。
踔厲奮發,全力跑出“加速度”——發展新質生產力的賽道上,山西工業傳遞出的信號一直很清晰:向新,才能闊步先行。(王蕾)
轉自:山西經濟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