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促進山西省農產品加工業高質量發展,日前,山西省農業農村廳印發了《山西省促進農產品加工業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開展農產品加工業高質量發展六大行動。
實施農產品加工園區建設行動。支持農業大縣、特色強縣集成政策、集聚要素、集中服務,建設一批產業集中度高、輻射帶動能力強的農產品加工業園區,打造與農產品優勢區域布局相適應的農產品加工產業集群。按照因地制宜、突出特色,規模適度、聯動輻射的原則,在省內農產品加工企業較為集中的縣(市、區),布局建設一批輻射帶動全省、具有全國影響力的農產品加工園區,推動加工產能下沉縣域。
實施農產品加工龍頭企業提質行動。以培育國家和省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為抓手,打造一批農產品加工業發展骨干力量,力爭2026年全省農產品加工業營業收入達到3000億元以上。鼓勵企業之間依據自身優勢和功能,聯合合作,做大做強。以產業強鎮、產業集群項目為牽引,培育一批產業發展水平高、帶動農戶能力強的農產品加工龍頭企業。持續開展國家和省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監測認定,提高農產品加工企業在省級龍頭企業中占比。
實施農產品加工科技創新升級行動。建設和完善農產品加工技術研發體系,突出企業主體、市場主導,強化科技創新成果推廣應用,以科技創新推動產業創新,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2026年,農產品加工轉化率提高到70%以上,農產品加工業產值與農業總產值的比值達到2.6∶1以上。依托省內特色雜糧、水果、畜禽、冷涼蔬菜等資源優勢,引導加工企業順應市場需求,開發具有"晉味"特色的方便食品、休閑食品、藥食同源產品、功能食品、風味獨特的調味品、營養健康的保健飲品,推進農產品多元化開發、多層次利用、多環節增值,做好特色農產品的工業化轉化。
實施特優農產品加工促進行動。以發展農產品加工業為牽引,圍繞雜糧、畜牧、干鮮果、蔬菜、中藥材等產業強鏈延鏈補鏈,促進全產業鏈發展。以農產品加工為重點,謀劃建設小雜糧、冷涼蔬菜等產業集群項目,立足消費市場需求,開發一批雜糧速食粥、肉類鹵制品等精深加工產品,促進加工轉化增值,增強產業鏈發展韌性。
實施休閑農業和農產品加工融合行動。圍繞黃河、太行、長城三大板塊和三個一號旅游公路,持續推進農林文旅康產業融合工程,不斷拓展農業多種功能,推動休閑農業和農產品加工前伸后延,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選擇休閑農業發展基礎好、農產品加工企業相對集中的縣開展休閑農業重點縣創建,推動休閑農業重點縣完善設施、拓展功能、創新模式、集成政策。
實施農產品加工創業促進行動。以特優農產品加工為牽引,集聚創業資源要素,培育一批農村創業人才,推廣一批創業典型模式。加強科研院所、職業院校與加工創業項目對接,訂單制、項目制培養農產品加工職業技能人才。舉辦"三晉新農人"科技創新競賽,挖掘推介一批農產品加工創業優秀項目,宣傳推介一批農產品加工創業帶頭人典型案例,營造良好創業氛圍。(記者 高娜)
轉自:中國食品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