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人民銀行山西省分行召開2025年一季度金融統計數據新聞發布會。數據顯示,山西省金融保持平穩運行。全省社會融資規模、金融機構貸款、存款均保持平穩增長,信貸結構繼續優化,支持經濟恢復和高質量轉型發展的力度進一步加大。
社會融資規模穩定增長 信貸結構持續優化
截至3月末,山西省社會融資規模存量達6.8萬億元,同比增長9.3%,增速快于全國0.9個百分點。其中,投向實體經濟的本外幣貸款新增2115.5億元,政府債券凈融資549.7億元,合計占比超96%。金融支持重點領域力度加大,綠色貸款余額突破5328.2億元,普惠小微、民營經濟貸款余額同比增長24.7%和10.2%,制造業中長期貸款同比增長16.8%,顯著高于各項貸款平均水平。
貨幣政策精準發力 企業融資成本穩中有降
人民銀行山西省分行落實適度寬松貨幣政策,推動信貸“量增、價降、結構優”。一季度,全省新發放企業貸款加權平均利率降至3.44%,普惠小微貸款利率降至4.43%,同比分別下降0.51和0.48個百分點。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效能凸顯,累計發放支農支小再貸款、再貼現125.4億元,并通過“綠票通”“科票通”支持綠色、科創企業融資近20億元。
金融“五篇大文章”落地見效 服務實體質效提升
圍繞科技、綠色、普惠、養老、數字金融五大領域,山西省深化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科技金融方面,支持再貸款清單內項目授信159.1億元;綠色金融方面,碳減排貸款累計發放502.65億元,惠及265戶企業;普惠金融領域,民營經濟貸款和普惠小微貸款余額分別增長11.95%、24.7%。此外,數字金融與養老金融協同推進,消費貸款余額達6872.72億元,同比增長7.54%。
跨境人民幣結算“開門紅” 區域合作再升級
一季度,山西省累計實現經常項下加直接投資跨境人民幣結算205.46億元,同比增幅達76.12%,占本外幣結算總量比重突破30%。通過推動京津冀晉蒙五地2970家優質企業名單互認,企業跨境結算效率顯著提升。其中,大宗商品、運輸設備等重點領域人民幣結算占比達40%,印尼、阿聯酋等“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結算占比超30%。
人民銀行山西省分行表示,下一步將聚焦金融“五篇大文章”,持續優化信貸結構,深化區域協同,為山西高質量轉型發展提供更堅實金融支撐。(周昱麗)
轉自:黃河新聞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