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時節,萬物豐茂。再過十幾天,山西省長治市屯留區盤秀山將迎來連翹果采摘季。近年來,擁有52萬畝林地的屯留區因地制宜發展連翹規模種植,做優林下富民產業,將綠色生態優勢轉化為經濟發展優勢,讓翠海深處遍地“生金”。
屯留區連翹產業成規模、串成鏈的發展模式,是長治市發展林下經濟的縮影。位居全省第二的森林覆蓋率是長治市厚實的家底,也是其發展林下經濟的最大底氣。長治市依托山林自然風景資源,積極推行“林下+”發展模式,圍繞林下種植、林下養殖、林下采集加工、森林旅游與森林康養“四大體系”,重點打造林藥、林草、林菌、林禽、林畜、林蜂“六大模式”,適度發展生態旅游、森林康養、自然教育等綠色富民產業,把生態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拓寬了“綠水青山”與“金山銀山”的轉化通道。
隨著深化集體林權制度改革不斷深入,長治市進一步盤活理順林下經濟發展推進機制,通過集體經營、大戶經營、合作社經營、企業帶動等,大力發展林下經濟,豐富林下產品供給,延伸產業鏈條,拓寬增收渠道,讓老百姓長期得綠、短期獲利。同時,突出地域特色,采取一縣一重點、一縣一模式,科學制定林下經濟發展計劃,平順縣、壺關縣、襄垣縣主要發展林下種植,沁源縣、沁縣、長子縣主要發展林禽、林畜、林蜂等林下養殖,黎城縣、武鄉縣、屯留區、潞城區主要發展野菜、野果、野生菌類等林下采集加工。此外,沁源縣、壺關縣、平順縣積極發展森林旅游、森林康養產業,推動林下經濟特色化、差異化發展。今年,長治市還在壺關縣北莊村,平順縣中五井村、門樓村建設林下經濟發展示范基地,以點帶面輻射帶動全市林下經濟發展。
目前,長治市林下經濟可利用種植面積達29.75萬畝、可利用養殖面積達22.4萬畝,林下種植中藥材累計16.7萬畝左右,林下養殖累計18.55萬頭(只)左右,全市以黨參、連翹、柏樹果、酸棗仁濃縮口服液、蜂蜜加工為主的林下經濟產品加工企業達26家。今年,長治市計劃新發展林下種植中藥材4.5萬畝,林下種植菌類0.2萬畝,林下養殖家畜2.0萬頭、家禽4.05萬只;林產品加工預計年產值3.39億元,全市林下經濟正向產業化、規模化、一體化方向發展。
從林間種植到森林康養,從傳統資源開發到全產業鏈延伸,長治市正以林下經濟為筆,在太行太岳的群山間繪就一幅生態美、產業興、百姓富的鄉村振興新畫卷。(記者 高增玉)
轉自:中國食品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