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蒲縣:產業富民推進生態經濟園區化


    來源:山西經濟日報   時間:2017-01-20





      在蒲縣這個位于呂梁山生態脆弱區的產煤大縣,人們對于“黑金”的向往卻似乎從沒超越過對于綠植山林的渴求。多年來,該縣把“山上治本”戰略作為生態建設的主色調,堅持治山、治水、治窮有機結合,走出了一條生態與產業共進,保護與開發并舉的可持續發展之路。


      近年來,蒲縣圍繞“山”的優勢,在持續推進造林綠化的同時,積極調整林業結構,大力推進核桃、構樹、蘋果等生態經濟林,發展莊園經濟和專業合作社,同步發展林下種養業,將林木種植的“定期存折”與林下經濟的“活期存折”緊密結合起來,拓寬了林農創收致富的途徑,實現了生態大改善、群眾能脫貧的雙贏。


      山中鄉山中村的林業戶石金龍十幾年前按照縣里政策,退耕還林陸續種了五十畝核桃樹,在封山禁牧政策的保護下,他的核桃樹長勢喜人,僅依靠部分進入盛果期的核桃樹,石金龍已經在縣城買了房。


      “過去種玉米一年頂多每畝賣1000多元,人力、財力投入還大,現在種核桃,套種豆類、土豆、谷子,一畝地年收入5000元,投入比原來還少了。”石金龍說。


      蒲縣核桃種植由來已久,為了把這一傳統產業做大做強,從2008年開始,蒲縣按照全省“一縣一業”部署要求,提出十萬畝優質核桃林基地建設,在全縣各大垣面重點推開核桃標準化園區建設。按照“更新品種、提高單產、精準扶貧”的思路該縣積極開展優質高效示范園建設,促進核桃產業提質增效。縣里專門成立核桃產業辦公室,為農民免費提供種苗、種植補貼、保險貼半,每個鄉鎮和專業村都成立技術服務隊,同時大力扶持核桃深加工龍頭企業,延伸產業鏈條,形成了核桃種加銷體系。


      蒲縣小洼村是無資源、無企業的純農業村,2012年該村開始大面積種植核桃樹,品種以中林一號為主,現在種植面積已達到1552畝,人均3畝,掛果的達1200畝以上。


      “我家現在種了18畝核桃,今年收了500多斤,按青皮核桃每斤2.5元計算,收入在1300元左右。”78歲的喬家灣鄉小洼村村民曹教福說。小洼村支書姚武奎告訴記者,今年村里種的核桃樹大部分開始掛果,一畝的收入大概在300元左右,明年會翻一番,后年進入盛果期還會翻一番,“到時候加上林下種植的小雜糧、黃豆、谷子、土豆還有中藥材,收入就更可觀了。”


      目前蒲縣核桃已發展到10.6萬畝,全縣人均1畝,建成山中垣、西坪垣、曹家莊垣3個萬畝和8個千畝標準化種植園區,其中山中鄉垣面2萬畝土地實現種植全覆蓋。今年,全縣核桃掛果面積達6萬畝,總產量424萬斤,實現銷售收入6700余萬元,戶均收入16700余元。


      雖是寒冬時節,但位于蒲縣薛關鎮略東村的現代農業示范園內卻是綠意盎然。“構樹需求量很大,我們正根據近一年的示范推廣反饋回來的情況,利用冬季農閑抓緊時間開展構樹種植實驗。”山西中科宏發農業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李茂泉說。


      為了破解核桃產業單一、產量及價格波動影響收入問題,蒲縣積極響應國家構樹精準扶貧的號召,搶抓機遇,搶先一步,2015年爭取到山西省構樹精準扶貧項目試點縣,并和中科院建立了長期合作關系,引進民企山西中科宏發公司,成立國企中科蒲惠公司,目前正聯合山西啟達匯金企業管理咨詢、辰康生物兩家公司,全力籌劃爭取全國農業可持續發展試驗示范區。今年,蒲縣依托現代農業示范園繁育種苗900余萬株,已在茹家坪示范基地試種3000多畝,年產3萬畝青儲飼料廠正在加緊建設。


      “截至目前,我們已建成1500平方米組培快繁中心,2個日光溫室、100個拱棚。”該縣構樹項目負責人韓慧敏介紹,“我們要求企業用工盡量向貧困戶傾斜,最多時雇傭300多農民進行構樹的扦插育苗和種植,平均每人每天可以賺到80元。”他告訴記者,該項目能帶動發展加工、商貿、物流、旅游等行業,是一個接二連三、三次產業高度融合的裂變產業、陽光產業、綠色產業,是貧困地區脫貧致富、自然條件相對惡劣地區修復生態的最佳選擇。


      蒲縣的總體規劃是建設5000萬株構樹種苗快繁、1萬畝雜交構樹示范、10萬畝構樹種植推廣、30萬畝構樹全價飼料加工、5萬頭構樹肉牛養殖、有機肥料生產、屠宰加工和生態農業觀光旅游八大基地,大力發展“構樹+核桃、馬鈴薯、造紙、織布、食用、茶飲、制藥”等多元業態,解決直接從業就業2000余人,輻射帶動農民脫貧增收10000余人,打造“蒲縣構樹”品牌,用3至5年時間建成全國最大的構樹種植示范基地、構樹飼料加工基地、構樹產業扶貧示范基地,努力把構樹扶貧工程做成“產業優、百姓富、生態美”的優質扶貧工程。(本報記者暢雪 通訊員 張鵬)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熱點視頻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