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西省發布《“十三五”科技創新規劃》,未來5年,山西將實施轉型綜改示范區創新工程、園區提質升級工程、低碳創新發展工程、技術轉移促進工程和科技型中小微企業培育工程,以五大科技創新重大工程為抓手,打造區域科技創新發展新高地,拓展區域創新發展新空間。全面提高山西省科技創新綜合實力,力爭到2020年進入創新型省份行列。
——轉型綜改示范區創新工程。山西省將加強示范區創新開放發展,積極與國內外著名高校、科研機構和企業對接,在示范區合作共建一批高端研發機構和專業化科技園區,培育一批高新技術產業集群。加強示范區招才引智,實施積極的人才引進政策,設立示范區創新人才建設專項資金,引進高層次創新人才和團隊,鼓勵高端人才攜帶科技成果入駐孵化器或組建研發機構,支持科研人員和在校大學生在示范區創新創業。建設服務全省的科技創新資源、創業孵化和科技金融等公共科技服務平臺,打造示范區科技服務高地。
——園區提質升級工程。山西省將支持園區內企業引進國內外先進技術、研發中心和高端人才,鼓勵有條件的企業“走出去”,圍繞技術、平臺和戰略性資源開展兼并重組,再創發展新優勢。鼓勵園區建設科技創新園、創新創業基地等創新平臺,優化創新創業環境。發揮園區創新資源集聚優勢,打造一批低成本、全要素、便利化、開放式的眾創空間等科技企業孵化器,孵化一批小微企業,培育一批“小升高”科技企業。優化園區管理體制,吸引國內優秀園區運營公司、企業和社會組織參與園區管理,參股孵化器、加速器和園區建設。
——低碳創新發展工程。未來幾年,山西省將以煤炭資源清潔高效利用為主線,圍繞潔凈煤技術、節能技術、新能源技術以及CO2減排、捕集、純化和轉化利用技術開發,實施低碳科技創新專項,實現核心技術重大突破,引領和支撐低碳創新行動。提高產業門檻,在煤、焦、冶、電、化工、水泥等高能耗產業,推廣使用低碳工藝技術裝備。做大做強低碳發展高峰論壇,建立專門機構,籌建永久會址,充分調動社會力量,實行市場化運營,使論壇成為低碳新理念的傳播平臺、低碳新成果的展示平臺、低碳新技術的交易平臺。
——技術轉移促進工程。“十三五”時期,山西省將緊抓“一帶一路”“京津冀一體化”“環渤海地區合作發展”等國家開放發展戰略機遇,充分發揮山西省比較優勢和后發優勢,大力實施“走出去、引進來”發展戰略,支持企業引進國內外先進技術、新工藝、新裝備,通過消化、吸收和再創新,大幅提高企業工藝裝備水平和產品競爭力。在山西轉型綜改示范區建設山西技術轉移示范平臺。依托大同中國國際技術轉移分中心、晉陜豫黃河金三角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區等基地建設,加大承接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地區產業和技術轉移力度。
——科技型中小微企業培育工程。山西省將實施科技創新券政策,對科技型中小微企業購買創新服務、開展技術合作等給予支持。設立山西省中小企業技術創新引導基金,引導企業加大科技投入,提高企業技術研發能力。創造良好的發展環境,探索小微企業創新基地建設。
同時,山西省鼓勵各地因地制宜建設突出地方產業特色的高新園、科技企業孵化器、科技園等,實施高新技術企業培育計劃,完善高新技術企業認定辦法,建立高新技術企業信息庫及信息共享平臺,形成山西省高新技術企業培育的梯隊軍團。到2020年,山西省科技型中小微企業爭取達到10000家,高新技術企業達到1000家,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GDP)的比重達到全國平均水平。楊江濤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