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傾斜資金扶持規模擴大品牌叫響
今年,大同縣西坪鎮唐家堡村黃花種植大戶張科種植的黃花又獲豐收,賺了個盆滿缽滿,近10年的黃花種植經歷,讓他脫貧致富,過上了富足的日子。這也是我市發展特色產業助力脫貧攻堅的一個縮影。近年來,我市把農業特色產業作為脫貧攻堅的重要抓手,全面加速推進,讓農民真正嘗到了產業扶貧帶來的甜頭。
據悉,經過多年的發展,大同市扶貧特色產業日益凸顯,南郊奶牛、陽高天鎮蔬菜生豬、渾源黃芪及黃芪羊、左云馬鈴薯及肉羊、大同縣黃花、廣靈菌業、靈丘干果、新榮雜糧的產業扶貧格局基本形成,已成為縣域農業板塊的主導產業。目前,大同縣黃花面積達9.6萬畝,畝收入達萬元以上;渾源縣全國道地藥材——黃芪種植規模達到32萬畝,年產值超過億元;南郊區奶牛存欄2.4萬頭,年產奶8.2萬噸;陽高縣蔬菜面積超10萬畝,總產近60萬噸,產值10億元;天鎮縣蔬菜種植8萬畝,17個北京直營店年供北京市區2萬噸綠色無公害蔬菜;渾源縣肉羊飼養量突破100萬只;左云縣馬鈴薯基地面積達9萬畝,優種使用率100%;廣靈縣年食用菌總產2萬噸,產值2.1億元,被中國食用菌協會評為全省首家全國食用菌行業優秀基地縣;靈丘縣有機農業園區覆蓋5個鄉鎮1200平方公里,由中國農大提供技術支撐,全年3個項目完成投資近2億元,成功舉辦了三屆有機農業論壇,在國內外有了一定影響。
今年,大同市加快實施省中藥材崛起和退耕還藥工程,現已完成各類中藥材種植3萬多畝,全年可完成4萬畝以上。市級財政首次安排資金170萬元,專項用于優種繁育、品種試驗示范和規范化種植基地建設,并依托澤青芪業、萬生黃芪等龍頭,推進渾源縣總投資4億元的國新能源黃芪種植及深加工、總投資7.6億元的安瑞黃芪種養等項目實施,目前完成投資2億元,有效帶動了中藥材規模化種植、產業化開發。其中,安瑞集團還與北京合作建立了黃芪質量追溯體系,開展黃芪文化起源地認定工作,收購了山西仲景生物醫藥研究所,彌補了循環項目的短板。
全市大力發展黃花產業,強化政策扶持、資金投入和技術攻關,依托大同縣倍加造、西坪2個萬畝黃花片區以及興農、三利、黃花總公司、天特鑫等龍頭企業的輻射帶動,大同縣今年新發展黃花種植1萬畝,總面積達到11萬畝左右,年可實現產值3億元。同時,以廣靈、天鎮、渾源三個縣為主的食用菌產業穩健發展,積極扶持北野、凱龍、養麗、金圃、匯地、裕隆祥等食用菌規模生產企業,發展食用菌深加工,全年可生產食用菌1.2億袋,實現產值2億元。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