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煤炭去產能的浪潮下,2016年以來,煤炭大省山西煤炭產量持續下降,1—11月,山西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生產的原煤產量同比下降15.2%。
21日,山西省統計局對外公布山西11月份全省規模以上工業生產運行情況。數據顯示,11月份山西省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生產原煤7485.3萬噸,產量比上年同月下降9.4%;1—11月,山西省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生產原煤73822萬噸,比上年同期下降15.2%。
記者梳理2016年以來,山西省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生產原煤產量所有數據發現,山西的原煤產量與上年同期相比,均呈現負增長態勢。
據山西省統計局數據顯示,2016年4月份、5月份、6月份、8月份,山西省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生產原煤產量與上年同期相較,下降幅度均達到20%以上;2016年前11個月份中,其中有7個月份的原煤產量同比下降幅度均達兩位數以上。
2016年是中國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元年,煤炭行業化解過剩產能是改革重點。3月份,山西省政府就下發政令,在全國率先提出了全省所有煤礦嚴格執行276個工作日的要求,率先實行了煤炭減量化生產。
目前,山西煤炭去產能已提前收官,山西省2016年化解煤炭過剩產能關閉退出25座煤礦,退出煤炭產能2325萬噸,居全國第一位。
山西省發改委相關人士表示,山西省2020年前原則上停止審批新建煤礦項目、新增產能的技術改造項目和產能核增項目,在“十三五”期間,山西煤炭總產能“只減不增”。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