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座標準廠房整齊矗立在陽泉開發區,充滿活力和朝氣的年輕創業者們聚集在這里,或在創客空間搞研發、創新,或在電商平臺接單、發貨。“創新創業”已成為陽泉開發區的響亮名片。枝繁巢暖引鳳來,11月底,百度公司首批“創新中心”落戶陽泉開發區,為入駐創業者提供完善的創業配套服務。陽泉開發區將“雞”和“蛋”一并納入體系,良性的循環著。
截至2015年底,山西省開發區注冊企業19600余家,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511家,限上商貿流通企業和有資質房地產、建筑業企業突破1155家,外商投資企業139家。“要高效精準招商引資,變招商引資為選商引資,建立項目跟蹤服務機制。”山西省委省政府在全省開發區改革創新發展會議上強調。
近年來,山西各經濟技術開發區以“選商引資”為抓手,以經濟發展為中心,深入開展了“思想大解放、招商大開放”活動,各有特色,又各不相同。
臨汾經濟技術開發區提出了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發展戰略,即緊緊圍繞創建國家級開發區這一目標,全力打造“中心高端服務區、甘亭新興工業、賈得飛地創新”三大園區,加速發展精密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生物醫藥、高端生產性服務五大產業,使臨汾開發區成為轉型綜改主戰場,早日進入全省開發區第一方陣。
在2016“冬儲行動”推介會當日,臨汾開發區就簽約了美國JDH·華翔集團合資項目、智能電池管理系統項目、甲骨文(臨汾)信息產業園項目、中國云谷(臨汾)電子商務產業園項目、煤機維修再制造項目等10個項目,總投資達103.5億元,包括合同資金45.5億元,協議資金58億元。
大同經濟技術開發區依托國家級開發區的“金字招牌”,充分發揮自身的資源、產業以及政策優勢,按照創業主體大眾化、孵化主體多元化、建設運營市場化、創業模式多樣化的要求,進一步強化政務服務支持,積極搭建新型創業服務平臺。
依托自身的區位優勢,采取“政府推動、市場運作、企業管理、社會參與”的模式,大同開發區在城南商貿圈規劃建設了總占地面積300畝的電商產業園區,引進京東、趕集網等國內知名電商,整合線上、線下各類實體資源和物流配套體系,將大同市各縣區的特色農產品及旅游產品推上互聯網,集中展示,集中營銷。
風陵渡經濟開發區依托龍頭企業引領產業發展,通過培育壯大精細化工、綠色食品、商貿物流等產業板塊,打造未來產業發展新格局。
據悉,風陵渡開發區共有各類企業345戶,注冊資金超過10億元,投資總額達150億元,投資方涉及英國、德國、日本等國家以及北京、福建、山東、陜西、浙江等省市。初步形成了電力、精細化工、綠色食品、新型材料、電子材料等五大產業,吸引了大唐國際、亞寶藥業、中國中車等上市公司和嘉生藥化、升佳化工、聯僑食品、海泰電子材料、金水河金屬材料等一批企業入區,成為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
長治高新區于1992年11月經山西省政府批準成立,是山西省最早成立的5家開發區之一,被工信部、科技部分別認定為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
緊盯創新企業、科技研發企業和金融機構,特別是以“民企入晉”活動為契機,長治高新區主動出擊,先后奔赴北京、上海、深圳、杭州、廈門等地開展項目對接,重點簽約了一批類似新型熒光薄膜玻璃LED燈芯、久豪充電樁這樣的投入量高、科技含量高、產業集聚度高、市場競爭力強的優質高精尖項目。如今,一大批高精尖項目入駐長治高新區,項目涉及新能源產業、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生物產業、新材料產業、高端裝備制造產業、節能環保產業、現代服務業和現代農業產業等多個領域。這些項目的引進,不僅讓長治高新產業集聚力再次邁上新臺階,同時也進一步提升了長治市制造業市場占有力。
據了解,山西省各級政府高度重視和支持開發區的發展,要用更大的“放”、更好的“管”和更優的“服務”,推動政策向開發區優化、資源向開發區傾斜、人才向開發區集聚。(張卓敏)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