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發區作為重要的區域經濟“增長極”,在提高區域競爭力方面扮演著關鍵角色。目前,山西省有省級以上開發區27個,其中,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4個、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2個、綜合保稅區1個。2015年,山西全省納入統計的25個開發區批準規劃面積241.56平方公里,在占該省1.54‰的國土面積上,創造了占該省13.3%的地區生產總值、8.3%的固定資產投資、56%的進出口總額、32.6%的實際利用外資。
深化轉型綜改試驗區建設,開發區是有力抓手;走出創新驅動、轉型升級新路,開發區是必然選擇。推進開發區改革創新發展,對于落實新發展理念和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破解山西省經濟發展面臨的難題,推動經濟發展的動力結構、產業結構、要素結構和增長方式轉變,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近日,山西省委省政府召開全省開發區改革創新發展會議,山西省商務廳召開了“貫徹落實全省開發區改革創新發展會議精神工作推進會”。記者從這兩個會議中了解到,山西省將下大力氣推動開發區改革創新發展,要舉全省之力把開發區打造成行政管理體制的改革先鋒、轉型發展的重要載體、區域經濟的強力引擎和全省轉型綜改試驗區的主戰場。
5年后開發區將占全省經濟半壁江山
山西省商務廳黨組書記、廳長孫躍進指出,近些年來,山西省開發區為全省經濟社會發展做出了越來越重要的貢獻,但總體上仍然存在發展水平不高、塊頭不大、活力不強、引領不足等問題。
對山西省開發區目前存在的各種問題,山西省強調要立足創新驅動、轉型升級,堅定不移推進開發區建設由資源依賴向創新驅動轉變,由“小散低”向規模、集中、中高端轉變,由同質競爭向差異化發展轉變,由招商引資向選商引智轉變,由重視硬環境向軟硬環境并重轉變,由政府主導向市場主導轉變。
山西將深化轉型綜改,切實踐行“五大發展”新理念,把開發區改革創新發展作為戰略突破口,開辟主戰場,打造大平臺。同時,山西還將集中在開發區布局轉型升級“六大工程”重大項目,真正把開發區建設成為新興產業的集聚區、先行先試的試驗田、對外開放的橋頭堡、創新驅動的主引擎、綠色發展的先行區和全面小康的加速器。
力爭到2020年,山西開發區創造的增加值占到全省地區生產總值的25%以上,在現有基礎上翻一番;再經過5年,占到該省的50%以上,成為山西省經濟的重要增長極和主引擎。
精心布局戰略性新興產業
山西省各類開發區大多是在一張白紙上描繪出了成績斐然的今天,但相當多的開發區,面臨著發展空間不足、土地緊缺的問題;面臨著主導產業不突出、園區特色不明顯的問題;面臨著體制機制還不夠順、還不夠活的問題。
山西省將堅持規劃引領,抓緊制定修訂開發區發展規劃,把開發區空間布局一次調整到位,力爭用5~10年時間,在全省形成“一市一國家級開發區、一縣一省級開發區”的格局。
山西省商務廳副廳長張躍建在承接產業轉移(南京)推介對接會上表示,山西的開發區已形成裝備制造產業集群、電子信息產業集群、生物醫藥產業集群、食品及農產品加工產業集群、現代服務業產業集群、新材料產業集群六大優勢。公開數據表示,截至2015年底,山西省開發區注冊企業已達20000多家。
山西省委省政府召開全省開發區改革創新發展會議強調,山西省將進一步精心布局戰略性新興產業,重點布局數字經濟、高端裝備制造業、新材料、新能源、新能源汽車、節能環保、生物產業、現代醫藥、現代物流、文化旅游、會展創意等新興產業項目,培育新的發展動能。(張卓敏)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