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遞車輛被交警查扣、送快遞找不到人、智能投遞柜數量少且容量小……快遞企業經常會遇到這樣的尷尬。近日,山西省出臺了支持快遞業發展的一些新規定,提出了杜絕對快遞服務車輛亂收費、亂罰款;確保安全、暢通的情況下在市區禁行或禁停路段臨時通行、停靠及作業;推進快遞公共投遞服務站建設等措施,力求破解快遞服務“最后一公里”難題。
快遞企業遭遇多重尷尬
11月16日早晨7點多,山西一家快遞公司負責人收到報告稱,該公司的一輛快遞電動三輪車被交警查扣。近一個多月,這家快遞公司已經有8輛快遞服務車輛被查扣。企業負責人說,這不僅耽誤派件速度,還要面臨經濟處罰,給本來就因“雙十一”忙碌的快遞企業增添了新煩惱。
也有快遞公司稱,快遞車輛在市區禁行或禁停路段臨時通行是迫不得已。因為送貨地方遍布大街小巷,快遞員有時候不得不將車停在一些禁停路段。
而令快遞企業和網購群體都“頭疼”的還有終端快遞服務設施的缺乏。快遞員張旭說,有時快遞多的都沒處放,找不到人只能放在便利店,或者交給保安。即便一些小區有智能投遞柜,但數量少容量小,依然要靠“擺攤”打電話找人。
也有市民抱怨,快遞不快且服務也不好。太原市學府苑小區的住戶王先生說,他常接到快遞小哥電話說投遞柜滿了,不得不下樓跑步取件,費時費力。
新規力求破解“最后一公里”難題
針對上述情況,山西省近日出臺新規對破解快遞服務“最后一公里”難題進行了探索。這些新規明確,公安交管部門和交通運輸部門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要為快遞服務車輛提供通行和事故處理便利,杜絕亂收費、亂罰款及額外附加義務;符合國家相關標準的快遞服務車輛,經公安交管部門核準后,可在確保安全、暢通的情況下,在市區禁行或禁停路段臨時通行、停靠及作業等。
針對快遞公共投遞服務站建設缺失現狀,新規明確,新建工業廠房、商業樓房、居民小區和城市改造項目應預留快遞公共服務設施建設用地或用房;支持快遞企業利用單位傳達室以及服務中心、社區物業、超市便利店等場所或專業第三方機構設置快遞公共服務站。
有專家認為,山西省此次出臺相關措施非常必要也很及時。山西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教授耿曄強說,快遞車輛在馬路上穿梭,不僅速度快,還不遵守交通規則,非常不安全。但不能因此就一律禁止或者一味地處罰,而推進投遞服務站建設可以提高物流速度,讓人們享受到方便快捷的快遞服務。
業內期待措施落實到位
一些快遞從業者認為,山西出臺支持快遞業發展的若干措施將為快遞服務提供科學管理依據,在滿足居民及時便捷接受快遞的同時,也為其他省市支持快遞發展提供了較好的樣本。
一些受訪快遞企業負責人說,對新規施行后企業的發展前景十分看好。業內人士建議,相關部門應盡早出臺相關服務標準,監管處罰要跟上;同時要盡快完善快遞代收規程,規范專業代收快遞機構服務行為。
德邦物流山西大區總經理郭攀說,新辦法還需要出臺相關細則,以確保對快遞業管理“到位而不越位”。比如,地方政府可以考慮將快遞車輛統一標識,統一編號,一旦出現事故可以馬上找到責任人。同時,要做好相關保險工作,探索推出快遞車輛保險等。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