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山西省國土資源廳獲悉,該省近日完成了首宗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節余指標異地流轉。忻州市岢嵐縣將節余的230畝增減掛鉤指標跨地區流轉到太原市,拉開了山西省異地土地指標交易序幕。
近年來,隨著山西省工業化、城鎮化的快速發展,各類非農建設占用耕地不斷增長,當前太原等地已無法在本行政區域內實現耕地占補平衡。
山西省國土資源廳有關負責人介紹,過去山西省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節余指標只能在本縣范圍內使用。今年山西省出臺規定,允許集中連片特困地區、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和開展易地扶貧搬遷的貧困老區,在滿足扶貧開發及易地搬遷安置建設需求后,可將增減掛鉤節余指標在省域范圍內流轉使用,優先納入易地交易平臺進行交易。
此次岢嵐縣將結余的230畝建設用地增減掛鉤指標跨市流轉到太原市后,可獲得指標流轉收益2530萬元。既拓展了太原市的建設發展用地空間,又為苛嵐縣脫貧攻堅提供了有力的資金支持。
來源:新華社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