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山西省將在58個貧困縣全面開展統籌使用財政扶貧資金試點工作,解決過去扶貧開發中“一刀切”和“九龍治水”等問題,通過改革扶貧資金管理分配方式,形成“多個渠道引水,一個龍頭放水”的扶貧投入新格局。
這是記者從山西省政府新聞辦22日舉行新聞發布會上獲得的信息。
山西是我國扶貧開發重點省份,全省119個縣中有58個縣是貧困縣,其中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36個,目前建檔立卡貧困人口232萬,占全省2410萬農村人口的9.6%左右。
近年來,隨著國家扶貧開發力度的不斷加大,山西每年投入扶貧開發的專項資金和部門資金超過100億元,然而由于各部門制定政策各顧各,資金使用“撒胡椒面”,如“九龍治水”難以辦大事。
為此,山西省近日出臺《關于統籌整合財政資金實施精準扶貧的意見》,支持貧困縣對于省級下達的資金,統一規劃、集中管理、統籌整合。“我們近期對省級財政現有下達各縣的219項專項資金進行了全面梳理,其中能夠向貧困縣傾斜的有9類83項,涉及資金超過100億元,包括財政、扶貧、農業、林業、水利、農機、環保、教育、衛計、發改、交通、國土、住建等13個部門,今后這部分錢都將納入貧困縣統籌整合使用的范圍。”山西省財政廳副廳長黃廟說。
據介紹,貧困縣在統籌整合使用財政資金上將實行負面清單制度,在負面清單之外,縣級政府可在不改變資金大類用途的基礎上,尊重群眾意愿,自主安排項目,統籌使用資金,徹底解決項目層層上報、資金戴帽下達、資金投向固化、使用“碎片化”等問題,打破“打醬油的錢不能買醋”的困局。
此外,為了確保扶貧資金使用安全,山西省要求,各級監察、審計、財政等部門將加強對扶貧項目實施及資金使用情況的審計和監督檢查,建立資金、項目監督責任制和責任追究制,對弄虛作假或擠占、截留、挪用資金和不作為、亂作為等行為,要嚴肅追責。(記者王飛航)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