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初,山西出入境檢驗檢疫局與省民族事務委員會聯合出臺六項措施擴大少數民族農產品出口,拉動少數民族經濟發展。
措施包括:針對轄區內民族特色優勢農產品的種植養殖、加工生產、出口運輸等情況,聯合開展調查摸底,挖掘出口潛力;對少數民族聚居地出口農產品種植養殖、加工生產、出口運輸等進行技術指導和培訓,實現標準化、規范化管理,提升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積極向國外檢驗檢疫機構推薦民族特色優勢農產品,推進風險評估工作,加大對外磋商力度,努力開拓國際市場;實施最大限度的檢驗檢疫便利化措施,對于少數民族聚居地需要從國外引進的資源性農產品,加快準入程序,降低貿易成本;廣泛收集整理國外檢驗檢疫標準、技術法規以及我國農產品在國際市場的銷售、消費情況,聯合指導少數民族聚居地農牧民改進生產方式,提升產業層次;不定期召開工作碰頭會和技術研討會,共同促進山西少數民族農產品出口貿易健康發展。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