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圍繞國家關于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一系列工作部署,山西省不斷完善創新創業政策制度體系,把握中央大力簡政放權、深化商事制度改革的契機,暢通創新創業渠道,積極培育眾創空間、科技企業孵化器等“雙創”平臺,扶持各類“雙創”基地發展,多種形式宣傳引導創新創業,有效激發了創新創業活力。
全面完善“雙創”支持體系建設
2015年,山西省委、省政府先后出臺了《關于實施科技創新的若干意見》《關于發展眾創空間推進大眾創新創業的實施意見》《山西省大力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實施方案》《關于推進科技服務業發展的實施意見》《關于做好新形勢下就業創業工作的實施意見》等一系列文件措施,搭建起支持創新創業工作的完善政策體系。
首先,加強創業公共服務平臺建設。山西省大力扶持發展眾創空間、科技企業孵化器、中小企業創新基地等新型創新創業載體,鼓勵支持“創業孵化基地+園區”發展模式,滿足處于不同創業階段創業者需求。鼓勵有條件的龍頭企業圍繞各自特色產業建立新型創業孵化基地,服務實體經濟轉型升級,鼓勵高校建設主要服務于本校大學生的創業載體,激發在校大學生的創業熱情。
其次,簡化政府服務流程,提供高效的創新創業服務,深化商事制度改革,簡化企業設立程序。2015年,山西省加快推進“三證合一”,施行按工位注冊,推行一址多照。依托各級公共服務機構,建立創業服務“綠色通道”,組建創業導師隊伍,為創業者提供專業、針對性指導。
第三,加大資金扶持力度,降低創業門檻。2015年,山西省將創業扶持貸款額度統一提高到10萬元,對高校畢業生在高新技術領域實現自主創業的貸款額度提高到20萬元,將創業貸款擔保基金代償率從20%提高到30%。成立扶持眾創空間發展專項資金,采取專項資金,財政補貼,種子基金等多種形式支持大眾創新創業。
第四,支持科技人員離崗創業、高校畢業生自主創業,允許全日制大學生休學創業。山西省出臺政策規定,對高校、科研院所等事業單位專業技術人員離崗創業,在3年內保留人事關系,與原單位其他在崗人員同等享受參加職稱評聘、崗位等級晉升和社會保險等方面的權利。
第五,營造大眾創業創新良好氛圍。2015年,山西省定期舉辦全省性創業大賽和優秀項目展示、評選活動,廣泛開展創業訓練營、創業實訓、創業項目展示推介、創業者沙龍等活動。
2015年,山西省積極培育新型創新創業服務平臺載體。眾創空間、中小企業創業基地、創業孵化基地及創業型城市建設等新型創新創業平臺建設蔚然成風。
以眾創空間為例,2015年山西省新認定省級科技企業孵化器5家,推薦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4家。初步形成了以創領空間、清控眾創空間等為代表的綜合服務型眾創空間;以不銹鋼深加工眾創空間、廣立機械加工工業園眾創空間等為代表的產業鏈服務模式的眾創空間;以運城星河眾創空間等為代表的地產轉型眾創空間;以88聚投為代表的投資驅動型眾創空間;以智慧創客空間為代表的培訓輔導型眾創空間和以數創工場為代表的媒體驅動型眾創空間等六大發展模式。
加大對“雙創”的財政投入力度
為更好支持“雙創”發展,山西省加大財政投入力度,引導全社會創新創業。
首先,積極做好中小微企業模式創新。山西省財政積極籌措資金,2014-2016年將拿出5億元,采取以獎代補方式支持各市縣搭建政銀企融資平臺,為中小微企業提供低門檻、較低利率優惠貸款。
其次,通過設立基金等方式,放大創新創業的財政投入效應。2015年,山西省籌措4億元設立“山西省創業風險投資引導基金”引導更多社會資本投入,支持科技型中小企業創新發展。
第三,大力推進中小企業創業基地建設。2015年,山西省財政共投入8100萬元,建立省級創業基地76個,建設面積2000萬平房米,入駐企業近2000家,安置就業2萬余人。
第四,積極落實稅收優惠政策,減輕小微企業負擔。2015年,山西省共有15.89萬家小微企業享受營業稅優惠,共計減免3.23億元;共有1.14萬家小型微利企業享受所得稅優惠,共計減免4958.94萬元。
此外,為提高創業成功率,山西省還著重加強創業服務,提升創業者創業創新能力。該省積極依托眾創空間、科技企業孵化器、創業園區、孵化基地、就業服務機構、生產力促進中心、技術市場轉移機構等公共服務平臺載體,成立專門組織,配備專門人員,著力打造多渠道、便利化的服務平臺,開設創業培訓、指導、咨詢等服務,宣傳創業政策、征集發布創業項目。
2015年,山西省共組織4.62萬人參加了創業培訓,落實創業培訓補貼7900萬元。為進一步支持大學生創業,山西省在各高校設立創業培訓點,開展對在校大學生的創業培訓,提高創業能力。同時,為提升創業者創業能力,該省還組織了創業實訓工作,鼓勵支持有條件的企業、社會組織利用自有創業場所、資金、技術、項目、隊伍等資源,對創業者開展不超過6個月的創業實訓。
支持“雙創”力度越來越大
雖然2015年“雙創”建設成績斐然,但是由于自身資源稟賦等因素的制約,山西省“雙創”工作還存在一些不足。
首先,創業創新氛圍不夠濃厚。長期以來,山西省對外開放程度、經濟外向度和市場化程度不高,加之長期計劃經濟思維影響,經濟結構單一等問題,全民創業觀念、創業意識、創業精神的培育滯后,鼓勵創新、寬容失敗的氛圍還沒有完全形成,風險共擔、利益共享的機制仍不完善。同時,受經濟下行壓力影響,部分企業創新意識不強,投資意愿不夠,創新性項目較少。小微企業發展勢頭不夠強勁,特別是創新型企業偏少,現有小微企業科技含量不高,多屬商貿流通業,吸納高層次人才空間不大。
其次,創新創業人才不足。目前,山西省高校、科研院所科技資源不足,創新創業領軍人才較少,尤其是既懂技術又精通“互聯網+”思維的人才嚴重缺乏,已經成為制約創新創業發展的重要因素。根據規劃,山西省將立足自身實際,在大力引進人才的同時,加大對本地領軍人才的優選和培養,加強人員培訓。
第三,創業瓶頸制約問題依然存在。目前,雖然山西省各種創業服務平臺載體的出現,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創業場地問題,各類創業培訓也對創業者經驗不足問題起到了積極作用。但是,山西省創業者尤其是初始創業者面臨的問題依然普遍存在,尤其是破解融資難問題尚未取得實質性突破。該省中小微企業過度依賴銀行貸款等間接融資方式,直接融資渠道有待進一步拓寬。
正視不足,才能更好地找出差距,才能更好地指導“雙創”工作取得新的輝煌。
2016年,山西省將繼續按照國家及該省關于推動創新創業的一系列工作部署安排,順應時代熱潮,加大促進創新創業的工作和投入力度,進一步激發市場活力,鼓勵、引導和支持更多人加入創新創業大軍,打造山西經濟新常態下的發展新引擎。
在健全創新創業扶持政策體系方面,山西省將為創新創業提供更為精準的服務,扶持各類科技服務機構健康發展,最終降低創業難度,提高創業成功率。在積極貫徹落實現有制度文件的基礎上,結合山西實際加快制定相關實施意見、配套政策、細化措施和操作流程,形成新一輪推動創新創業的“組合拳”。
在創新創業服務平臺載體建設方面,在加強對現有平臺基地管理、服務的基礎上,山西省將繼續加大培育力度,積極認定新的服務載體。及時將其中運營良好、效果顯著的推薦國家,爭取國家層面的支持。例如,山西省科技廳目前已啟動2016年眾創空間、科技企業孵化器的認定工作,同時正在開展眾創空間運營情況調研。截至目前,該省正在建設或即將投入運行的眾創空間仍有不少,尤其是部分眾創空間立足山西現有產業,積極引入“互聯網+”等元素,力求促進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山西省人設廳決定每年認定10個省級創業孵化示范基地和省級創業示范園區,從省級創業資金中給予每個200萬-300萬元的一次性補貼。
在財政資金投入方面,山西省將積極落實相關政策,下放科技成果使用、處置、收益權;提升科研人員收入水平,加大創業人才和人才團隊的引進力度。加強財政資金的引導作用。研究制動創業咖啡、創客空間、創新工場、小微企業創業基地等眾創空間孵化機構的優惠政策;落實各類創業支持資金。積極推進科技資源共享,提升創新創業公共服務能力,實施科技創新券政策,對創業者通過購買創新服務、開展技術合作等給予支持,降低創業成本。
在提升創業者創業能力方面,山西省一方面將不斷組織眾創空間、孵化器、創業園區等服務機構的運營管理人員共同交流、學習、培訓,提升各服務基地平臺的服務能力和水平,另一方面將加強對創業者的培訓,針對創業群體組織開展創業大講堂進高校、創業巡講、創業訓練營等豐富多彩的創業培訓活動。探索跨部門建立創業政策、創業信息、創業項目整合平臺,讓分散于各部門的創業資源形成合力,推動在共同組織實施實施“10萬人創業行動計劃”中實現政策、資金、項目共享。提高創業扶持的有效性。
在市場環境建設方面,山西省將進一步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推動市場主體注冊登記更加方便、快捷,優化審批流程,簡化登記事項實行“審核合一”制度,探索實行企業登記受理審核“獨任制”,精簡審批環節,壓縮審批時間。推進全程電子化登記和電子營業執照應用,加快政務信息化工程建設,建立“網上行政審批大廳”。建立和完善企業信用體系,建設共享交換平臺,強化信用信息歸集,實施信用信息交換共享,推進信用信息公示應用。
在推進科技創新資源共享方面,山西省將進一步探索建立科技成果市場化流轉機制和轉化價值共享機制,以市場為紐帶,通過信息共享、平臺開放、業務協同、聯合共建、資本融合等手段深化市場主體間的多角度互利合作。健全科研設備、儀器等資源向創客、小微企業開放的運營機制,鼓勵高校、科研院所、企業、各類重點實驗室項創客及創業企業開放資源,為創客提供工業設計、3D打印、產品檢測等服務。
在創新創業社會氛圍營造方面,山西省將繼續舉辦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活動。比如,山西省發改委、省科協將會同有關廳局舉辦山西省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活動周,宣傳國家政策、展示優秀項目、推出優秀人才;科技廳會同有關部門舉行的創新創業大賽也即將啟動,初步活動方案已經起草。更多的雙創賽事、展示正在準備醞釀,山西省人設廳、省科協將進一步豐富雙創資源庫,為各類雙創活動提供支撐。同時,山西省還將繼續加強與國家及該省各大媒體的合作交流,共同推出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雙創節目,宣傳典型、展現“雙創”人物風采。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