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西煤炭行業去產能:對煤礦產量設“紅線”


    來源:中國新聞網   時間:2016-04-08





      當前,中國經濟改革重中之重的煤炭去產能戰役在全國各地打響,中國第一產煤大省山西,繼2016年推行煤炭企業節假日停產休假、五大煤炭重組整合煤礦一律停產停建整頓等一系列措施之后,現對煤礦產量限額設“紅線”管理,禁止超能力生產,多措并舉有效壓減煤炭過剩產能。


      山西省煤炭工業廳7日對外發布《關于全省煤礦依法合規嚴格按照新確定生產能力組織生產的通知》,要求全省所有煤礦在國家法定節假日和周日原則上不得安排生產,嚴格按照以276個工作日規定重新確定的生產能力組織生產,即按照不超過公告生產能力的84%組織生產;水文地質類型為復雜及以上礦井、煤與瓦斯突出礦井按照不超過公告生產能力的80%組織生產,明令禁止超能力、超強度、超定員生產。


      山西省是中國擁有大型煤炭基地最多的省份,和全國比較,山西省的煤炭產量占全國總量約四分之一,是中國第一產煤大省。據官方統計,新中國成立以來,山西生產原煤共140億噸,外調出省100億噸,占到各省外運煤炭的70%。


      截至2015年11月底,山西共有煤礦1078座,煤炭總產能達14.61億噸。其中,已經形成生產能力的煤礦638座,產能為10.13億噸;各類建設煤礦440座,產能為4.48億噸。


      截至今年3月初,山西煤炭綜合售價比最高點跌落60%;全行業庫存5067萬噸,比2011年底增長3倍;同時煤炭全行業虧損,企業負債率大幅提高,省屬五大煤炭集團2015年負債率高達81.79%。


      煤價持續下跌的主因是產能嚴重過剩,為進一步化解煤炭行業過剩產能、推動煤炭企業實現脫困發展,山西省政府對外宣稱,山西未來5年將通過“五個一批”化解4億噸至5億噸過剩產能,力爭將煤炭產能控制在10億噸以內。


      山西省采取的“五個一批”措施,有效壓減過剩煤炭產能。即依法淘汰關閉一批“僵尸煤礦”、資源枯竭等煤礦;行業重組整合一批優質煤礦;退出一批“減量置換”煤礦;依規核減一批煤與瓦斯突出礦井和災害嚴重礦井;擱置延緩一批不具重組整合條件的煤礦。


      山西省煤炭工業廳表示,將加大對全省煤礦休假休息日停產期間的檢查力度,嚴格監督違法違規煤礦停止一切生產建設活動。對于超能力組織生產的,一律責令停產整改,并列為重點監管對象;對于違法違規建設生產煤礦必須派駐專人駐礦盯守;對違反規定在法定節假日、周日組織生產而未按規定備案的,予以約談和通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熱點視頻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