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投資240億幫山西省貧困地區實施產業扶貧


    來源:山西商報   作者:劉志剛    時間:2016-03-04





      產業薄弱,是貧困地區的“軟肋”。培育富民產業就是培養貧困地區的“造血”功能。3月3日,山西省扶貧辦發布消息稱,今年山西省將按照市場導向、農企雙贏的要求,落實支持政策、創優服務環境、抓好招商引資、拓寬合作領域,組織各級各部門支持引導各類企業參與產業扶貧,并確保全年完成投資240億元。


      “十二五”期間,山西省扎實推進百企千村產業扶貧、易地扶貧搬遷、金融扶貧、教育扶貧和勞動力就業培訓等重點工程,啟動實施光伏扶貧、鄉村旅游扶貧和電商扶貧試點等,5年共有220萬貧困人口實現脫貧。2015年貧困地區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預計達到6078元,比上年增長11.9%,高于全省平均水平4.6個百分點。


      在去年召開的全省脫貧攻堅大會上,山西省提出將以呂梁山、燕山-太行山兩大連片特困地區為主戰場,著重從產業扶持、資本扶持、技能扶持入手,幫助115萬左右的貧困人口通過發展生產和就業創業,實現增收脫貧。要抓好特色產業發展,深入推進片區產業開發。要推進企業產業扶貧。


      據了解,自山西省啟動實施百企千村產業扶貧工程后,通過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出臺優惠政策措施,支持引導企業等社會資本以科學的組織形式,以市場規律為基本遵循,以企業與貧困農民互利雙贏為基本原則,以產業化為基本方向,建立完善利益聯結機制,進行公司化、股份化運作,形成規模化的種、養、加、銷一體化的產業形態。目前,一批緊密結合各地區域比較優勢,投資規模大、產業鏈條長,帶動農民增收能力強的企業產業扶貧項目漸顯富民效應。這些項目建設內容涵蓋以牛羊為主的規模養殖、設施蔬菜花卉、干鮮果經濟林、小雜糧、中藥材等五大特色優勢產業和光伏扶貧、旅游扶貧和電商扶貧等新領域。另據悉,今年,山西省在企業產業扶貧中,將重點培育發展投資規模大、產業鏈條長、帶動能力強的項目,提升貧困地區農業產業化水平;完善企農利益聯結機制,量化落實項目帶動幫扶貧困人口的具體方式和目標任務,以做到企業產業扶貧與實施精準幫扶的有效對接,從而幫助全省貧困地區發展脫貧產業,帶動貧困鄉村實施區域化、規模化產業扶貧開發。(記者劉志剛)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熱點視頻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