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2016年的“緊日子”,在積極爭取中央支持的基礎上,山西省級財政將加大轉移支付力度,確保全省預算平穩運行.2016年全省一般公共預算收入擬安排1528億元,一般公共預算支出擬安排2779.8億元。除山西省委、省政府要求外,不主張再出臺新的增支政策,統籌財力優先“保工資、保運轉、保民生”。
穩增長、調結構、促轉型,是今年財政工作的首要發力點。為此,山西全省財政系統將支持金控集團、省扶貧開發投資公司、省農業信貸擔保公司、科創城投資開發公司、省保障性安居工程投資公司等金融機構和融資平臺發展運營,啟動運營民營企業創新轉型投資基金,著力破解民營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等突出問題。同時,加大發行地方政府債券力度,抓住中央設立“去產能”專項資金的重大契機,支持我省煤炭、鋼鐵、焦炭等行業解決“去產能”引起的人員安置問題。加快發展節能環保服務、資源循環利用、節能環保裝備制造和新能源汽車產業,對在山西省銷售的電動車按國家同期補貼1︰1配套省級財政補貼,對在山西生產的電動車按1︰1配套省級營銷補助。
其次,在扶貧開發、強農、惠農上發力。財政扶貧資金投入只增不減。建立財政扶貧資金精準化支持機制,按照“五個一批”扶貧攻堅行動計劃,努力打好太行、呂梁兩山集中連片特困地區扶貧攻堅戰。大力扶持村集體經濟發展,省財政資金要直接投向符合條件的村集體,投入到村的發展類資金,除各種補貼、救濟、應急資金外,轉變為村集體和農戶持有股金,建立村集體和農民按股比分享收益的機制。加大村級組織運轉經費保障力度,在省級財政轉移支付每村5.5萬元的基礎上,各市縣做好配套工作,至少保證每個村運轉經費達到8萬元。出臺支持農田水利基本建設、中藥材基地建設和產業發展、健全農村金融服務站等新的10項強農惠農富農政策。
第三個發力點,在保基本、兜底線、惠民生上下功夫。抓好“五保一創”,即保就業穩定,保義務教育,保基本醫療,保基本養老,保民生底線,創新公共服務提供方式,著力保障基本民生。
第四個發力點,在推改革、建機制、增效能上下功夫。完善縣級財力保障機制,加快現代預算制度建設,加大四本預算統籌力度,將水土保持補償費、政府住房基金、無線電頻率占用費、鐵路資產變現收入、電力改革預留資產變現收入等5項政府性基金轉列一般公共預算,政府性基金預算超出規定比例的結轉結余資金也要調入一般公共預算,省本級國有資本收益收取比例從2016年起每年提高4個百分點,到2020年達到30%。進一步盤活存量資金,繼續清理收回兩年及兩年以上結轉資金。出臺推廣PPP模式的實施意見,擴充PPP項目儲備庫,對國家和省級示范項目給予財政獎補,推動項目落地。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