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山西省澤州縣各鑄造企業不斷引進先進技術,加大自主創新,實施產業集群化發展,促進了傳統鑄造產業的華麗轉型。
當前,山西省晉城市興達鑄件有限公司正在運轉的鑄件全自動化造型機是目前國內技術最為領先的,一天產能可達110噸。而之前企業生產所用的4臺造型機,全天滿負荷運轉,其產能也只能達到當前設備的三分之一。采用這個自動生產線后,企業的產品質量、外觀尺寸、表面光潔度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同時,由于一次性成型,減少了后續清理打磨等工序,有效降低了成本。
依托先進的設備,興達鑄件的產品品質不斷提升,獲得了國際市場的認可和青睞,產品遠銷美國、意大利、德國、墨西哥等國家。公司總經理陳建德說:“以前我們從熔煉、造型到打磨油漆,全部是靠人工來完成的,不但質量得不到保證,而且生產效率極低。如今,擁有了先進設備和技術,企業大變了樣!”
興達鑄件加速上檔升級步伐,是澤州縣鑄造業發展的生動寫照。改革開放初期,全縣鑄造企業曾一度達到200多家,高爐1300多座,從業人員近5萬人。雖然數量看著不少,可大多是產能低、耗能高、粗放式的“小作坊”,一旦受市場波動影響,很容易關門歇業。為了把握市場的主動權,澤州縣下大力氣關小建大,取締了小冶煉、小鑄造554個。同時,積極出臺優惠政策,3年累計拿出1300多萬元,分3批幫助38家鑄造企業實施管理標準化,引導促進鑄件生產向規模化、集約化、資源節約型方向發展。目前,澤州縣傳統的灰鐵鑄件已逐步被有色合金鑄件、高強度合金鑄件、球鐵件等優質、高附加值鑄件代替,清慧制造、金工汽配、興達鑄件、金秋鑄業、世紀管業等一批技術高、規模大、效益好的鑄造企業逐漸成為行業佼佼者。
為加快“澤州鑄造”向“澤州制造”轉變,澤州縣連續幾年大力實施“助保金”和“聚力貸”等金融業務,累計為企業解決資金3.5億元,幫助企業不斷延伸產業鏈條,大力發展以汽車配件、精密鑄件、機電設備零部件為主的中高檔鑄件,逐步擴大產業規模,加快技術改造,延伸機械加工。目前,澤州鑄造已擁有8大類3000多個規格品種,鑄造企業發展到112家,鑄管、鑄件年生產能力達150萬噸,年產值上百億元,初步形成了國內重要的汽車、內燃機、機電產品配件生產基地,成為全省鑄造產量最大的地區。其中,管道產品和市政鑄造產品更是占到了全國產銷份額的四分之一,獲得了“中國鑄造行業集群試點縣”稱號。(牛楓)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