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大資金引導力度、扶持種植基地建設、編制區域發展規劃……近日,《山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促進中藥產業發展若干措施的通知》發布,通過18項具體措施,為今后的中藥產業發展保駕護航。
資金引導扶持擴大基地數量
加大產業投資基金和專項資金的引導力度
充分發揮現有產業投資基金和專項資金的引導扶持作用,重點圍繞我省的道地和優勢中藥材品種,支持中藥農業企業含專業合作社按照國家《中藥材生產質量管理規范》要求擴大種植規模,加強科學管理,提升中藥材的產量和質量,開展中藥材精加工、深加工。支持中藥工業企業進行技術改造、產學研聯合進行新技術和新產品研發。
扶持中藥材良種選育和種子種苗基地建設
對目前已建的苦參、黃芪、黨參等9個中藥材種子種苗基地,從技術培訓、科研經費等方面給予資金傾斜扶持;并按照道地性、稀缺性、優勢性的原則,通過爭取國家專項資金支持、省財政扶持和企業投入相結合的方式,加快推進中藥材種子種苗繁育基地建設,將繁育品種和基地數量擴展至20個左右,繁育面積達到1萬畝左右。
編制區域發展規劃規范種植基地建設
在科學調研和論證的基礎上,確定我省重點發展的中藥材品種,充分發揮和挖掘中藥材資源固有的經濟價值和生態價值,編制我省道地或優勢中藥材品種種植適宜性區域發展規劃。
鼓勵和支持中藥材規范化種植基地建設
通過財政和金融等杠桿支持藥農、合作社和中藥制藥企業開展中藥材種植工作,加大對貧困戶在中藥材種植和育苗基地建設方面的支持力度,力爭“十三五”末全省中藥材規范化種植基地達到100萬畝,并按品種分布形成區域化、規模化生產。
加大道地或優勢中藥材品種的野生撫育及價值挖掘力度
充分發揮我省荒山、荒坡、荒溝和荒灘面積廣的地理優勢,大力推進林下中藥材和藥用經濟林發展,推動我省的黃芪、連翹、黨參等成為獨具優勢和特色,且擁有技術、市場話語權的中藥產業。
支持企業做大做強推動中藥產業集團化
支持中藥材生產企業做大做強
充分發揮財政性資金的引導作用,通過貸款貼息等方式加大對企業的支持力度;著重從引入金融資本、產業資本和戰略投資等方面入手,支持企業建設中藥材種植基地和加工基地。
推動中藥產業集團化發展
支持和鼓勵具有實力和優勢的大型中藥企業創新體制和機制,組建中藥資源集團;建設統一的中藥飲片或中藥材相關產品精深加工中心和交易中心,實現中藥材種植—加工—銷售一體化和系統化,大幅提高我省中藥農業的集成度和經濟效益。
針對我省中藥材流通實際情況,以中藥龍頭企業為試點,建設覆蓋主要道地中藥材品種“來源可追溯、去向可查證、責任可追究”的中藥材流通追溯體系。
來源:山西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