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西朔州以煤為基謀求多元發展


    時間:2015-11-13





      記者近日從山西朔州市獲悉,“十二五”以來,該市依托資源優勢,以“優化經濟結構、提升發展質量”兩大任務為指引,加快產業結構調整與轉型升級。截至2014年底,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完成工業增加值443億元,絕對額是2010年的1.23倍,工業增速連續4年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據了解,“十二五”期間朔州市煤電主導產業進一步發展壯大。2014年,全市原煤產量達到2.03億噸,是2010年的1.26倍,產量居山西全省首位,全市地方煤礦由2010年的67座縮減到64座,單井生產規模提高到136.6萬噸。大力發展煤矸石發電和風力發電。2014年底,全市發電裝機容量達到764.2萬千瓦,其中火電320萬千瓦、煤矸石267萬千瓦、風電162.3萬千瓦、太陽能12.5萬千瓦、生物質能2.4萬千瓦,發電量達到327億千瓦時。

      與此同時,煤電主導產業“一企獨大”的矛盾逐步減弱,中煤平朔煤業有限責任公司原煤產量達到全市煤炭產量的48.1%,比2010年下降16.9個百分點;神頭一二及大唐電廠占全市發電量的52.3%,較2010年下降25個百分點,礦井效益逐步提高,綜合利用機組不斷涌現。打造全國日用陶瓷生產基地的發展目標初見成效。截至目前,全市陶瓷企業已發展到68家,擁有128條生產線,帶動就業人數近3.2萬人,非煤電產業的比重提高到10.96%。

      此外,“十二五”期間,該市以打造循環工業產業鏈為重點,以煤矸石、粉煤灰、脫硫石膏等工業固廢綜合利用為突破口和切入點,進一步延伸和發展煤炭開采-原煤洗選-煤矸石綜合利用的循環發展產業鏈。據了解,2011年,國家工信部將朔州確定為全國首批十二個工業固廢綜合利用示范基地之一,目前,已建成煤矸石發電產業集群、煤矸石陶瓷及新材料產業集群、粉煤灰新型材料產業集群、脫硫石膏綜合利用產業集群。(邢云鵬)

    來源;中國礦業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熱點視頻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