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財政廳日前發布,全省已有66個縣開展了中小微企業創新融資模式工作,省市縣三級共投入資金6.02億元,累計為上千戶中小微企業發放助保金貸款47.6億元,財政資金放大7.9倍,財政資金杠桿效應明顯。
2014年,山西確定省財政三年籌措5億元,采取以獎代補的方式對地方中小微企業融資模式創新工作給予支持。通過政府投入一定比例的風險補償金,企業繳納一定比例的保證金共同構成增信平臺,相應提高企業的銀行信用等級,降低銀行對貸款企業的抵押擔保條件,鼓勵銀行為中小微企業提供高效、低息的貸款融資模式。
據介紹,融資模式創新由于有政府的增信支持,資金池中企業貸款不需要再找擔保機構擔保,少了尋找擔保、反擔保、評估等環節,相應的擔保費、評估費、抵押登記費等不需要再支付,較大程度上降低了企業的融資成本。山西省財政廳提供的數據顯示,山西省中小企業融資成本普遍在18%以上,小微企業更是高達20%以上,而中小微企業融資模式創新要求年利率最高不超過8.4%,較目前企業普遍融資成本降低一半以上。(魏飚)
來源:國際商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