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聚焦山西“菜籃子”工程:構建農產品大流通格局


    時間:2015-07-27





      多年來,我們一直把千家萬戶的食品問題歸結為“菜籃子”工程。“菜籃子”工程是一個概念,生產、流通、銷售,所有的環節都涵蓋在內。另一方面,農產品在進入市民菜籃子、飯桌之前,一個必要的環節就是流通環節。流通一頭連著市場和消費者,一頭連著生產者,是銜接生產和銷售的重要紐帶。

      大晉中農產品現代流通體系綜合示范區,是山西省商務廳根據商務部要求,結合山西實際,創新流通方式,推進山西農產品流通現代化建設,助推山西經濟轉型發展的綜合示范工程。經過兩年多的努力,大晉中農產品現代流通體系綜合示范區建設,為山西省“菜籃子”工程升級換代展開了一幅新藍圖,大流通、大市場的體系漸顯。

      與產地“零距離”對接,搶“鮮”搶快

      太原市學府街山西大學北門外不遠,有一家“九牛私家牧場”學府街直銷店。每天晨練后,過去買兩杯鮮奶回家喝是周邊山西大學、省地科院和中鐵三局不少老顧客的習慣。與此同時,在城市最北邊的尖草坪柴村九牛牧業循環產業園區內,十幾輛裝滿剛生產出來的巴氏鮮奶的冷鏈車悄然出發,分赴位于市區內的20余家直銷店。從擠奶、加工到消費環節,兩個小時完成全部程序。這是省商務廳大晉中農產品現代流通和農村市場體系建設綜合示范區的一個成功例子。

      據山西省商務廳市場體系建設處負責人介紹,大晉中農產品現代流通和農村市場體系建設綜合示范區,既是一個地理概念,也是一個地域概念。它以晉中盆地為基礎,以晉中市為依托,涵蓋太原市和呂梁市的部分地區,集中連片推進農產品現代流通和農村市場體系建設。具體范圍包括晉中市、呂梁市的汾陽市、孝義市、文水縣、交城縣和太原市的清徐縣、小店區、晉源區等縣(市、區)。從上述范圍來看,大晉中示范區內不僅農業基礎較好、流通基礎較實、消費需求較大,也是山西省經濟社會和商貿流通業發展的重要區域。

      大晉中示范區的建設,以整合農產品市場資源為基礎,采取“點、線、面”結合的方式,主要包括冷庫、恒溫庫房、交易大廳、配送中心、加工車間、種植基地、溫室大棚、分揀加工配送中心、零售終端網點等;農村市場體系項目建設內容主要包括建設配送中心、改造或新建倉儲庫房、新建或擴建生鮮便利店,購置的設備主要有生產設備、信息設備和冷藏運輸車輛。22個縣(市、區)29家承辦企業,規劃建設農產品流通項目40個,其中農產品批發市場2個,農貿市場3個,農產品物流配送中心12個,農村物流配送中心2個,鄉鎮商貿中心4個,產地集配中心7個,社區零售終端網絡6個,社區直銷網點500個,流動車載網點200個,外銷出口項目3個,農產品信息服務平臺1個。

      這樣的建設規模,在山西省歷史上是第一次,涉及人口867萬人。換個角度說,全省四分之一還多的人口會得益于大晉中農產品現代流通示范區的建設,對降低生活成本、提高生活品質、農民增收有著至關重要的意義。

      線上線下無縫對接,雙“管”齊下營銷

      在農產品現代流通體系建設中,山西省充分發揮大型流通企業的產銷銜接作用,通過建立基地擴生產,大力發展連鎖、加盟、農超對接等多種合作模式促銷售,切實打通了加工和銷售終端間的通道,形成了市場牽龍頭、龍頭帶基地、基地帶農戶,集種養加、產供銷為一體的龍頭企業運營帶動機制。以美特好超市、田森超市、九牛牧業、六味齋、太谷通寶醋業、金谷批發市場等為代表的龍頭企業的輻射帶動作用不斷增強。美特好超市在清徐、太谷、吉縣等地建立了49個生產加工基地,年采購直銷蔬菜、水果4萬噸;在內蒙古、河北以及省內建立85個零售門店,帶動當地農戶發展,促進山西省企業規模化、品牌化和產業化發展。

      農產品現代流通體系建設創新了流通模式。首先是暢通農批對接主渠道,使得農產品批發市場上游與主產區對接,下游向零售終端延伸。丈子頭農產品物流園區采取自產自銷、簽訂協議訂單等多種形式,搭建農批對接平臺,不斷強化市場與種植基地的協調和發展。其次是深入開展農超對接,鼓勵超市增加對接合作社和對接品種數量,擴大對接銷售規模,引導自建生產基地,擴大基地直采直銷規模。目前,山西省連鎖超市對接合作社和農產品生產基地近3000個,實現生鮮農產品銷售額20余億元。再次是發展社區直供直銷模式,在現有蔬菜零售網點不足的城市社區發展社區菜店、生鮮超市和車載市場等便民零售直銷網點,便利居民生活。晉中市豐沃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在太原市100個社區設立平價直銷車,為市民提供更多健康、綠色、便宜的新鮮蔬菜,深受太原市民歡迎。第四是通過電子商務平臺和實體銷售網絡一體化建設,推進“線上、線下”無縫對接。太原唐久超市有限公司開設“唐久京東網上大賣場”,依托生鮮物流配送中心,實現了24小時將商品送至消費者手中。

      同時,山西省積極打造跨區域產銷鏈條,重點建設廣州、北京、滿洲里、漠河等外銷平臺建設,在北京設立了山西名優特商品展銷中心;堅持走出去,開拓國內農產品市場,先后在北京、武漢等8個城市舉辦了“山西品牌中華行”,簽訂供貨合同突破10億元;做好境外市場開拓工作,組織農產品流通骨干企業參加東盟博覽會等境外展會。目前,山西將軍紅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祁縣耀華果業有限公司、山西山寶食用菌生物有限公司企業與日本、澳大利亞、韓國、泰國、印尼以及歐盟等國家初步建立了農產品產銷渠道。

      政策和資金齊上雙惠扶持利農利民

      位于太原市東北角的丈子頭農產品物流園,地方較偏,但是客戶不少。王宏江是在山西發展幾十年的外省人,一直在古交做調味品生意。不久前,他在丈子頭置下了位置不錯的門面房,他認為,在這里發展有前景。

      丈子頭農產品物流園經理周丁介紹,園區于2012年投資8.8億元開始建設,2014年4月試營業,有6000平方米的恒溫庫、1萬平方米的冷庫,無論面積還是設施,都是省內農產品物流園區建設的龍頭,可實現年交易額60億元。丈子頭農產品物流園填補了太原北部市場大型農副產品批發市場的空白,目前業務已經輻射到忻州、陽泉、呂梁等地,與南屯菜市場形成了一南一北的互補形式。不僅可以節省物流成本,實現南貨北銷、北貨南運和產地直銷,還能平抑物價,使“農民賣菜難、市民買菜貴”的現狀得到改善。

      政策和資金支持是農產品現代流通建設持續、穩步發展的主要原因。整合各方面力量,把資金和政策集中起來使用,催生出新的生產力,是山西省發展農產品現代流通的有效途徑。

      據了解,大晉中農產品現代流通和農村市場體系綜合示范區的四十余個建設項目,總投資逾17億元,政府的補助資金為1.6億元。這些資金主要用于建設冷庫、恒溫庫房、交易大廳、配送中心、零售終端網點、冷鏈運輸等,較大程度地提高了山西省農產品現代流通水平,提高了消費者的商品消費品質。

      周丁說,現在政府對涉農行業和企業的扶持環境越來越好,山西省市商務、發改委和農業等部門經常和我們聯系,開座談會,請大家提意見和建議,并在市政建設、土地、規劃方面積極協調解決問題,我們有了干勁,更對未來充滿信心。

      農產品大流通體系雛形顯現多方共贏

      作為山西地勢最平、農業自然條件最好、消費人口最多、消費水平最高、農民人數最多的大晉中區域,解決“賣難買貴”問題的重要途徑,是搞好流通、擴大消費的重要舉措,是農產品供應保障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打造晉中示范區,山西省優勢農產品資源得以整合,以構建產銷銜接鏈條為重點,初步形成了農產品直銷網絡;以農產品批發市場建設為中心,逐步形成了大型批發市場輻射帶動能力;以流通基礎設施建設為保障,提高農產品流通效率,正在形成現代化的農產品流通網絡。

      晉中示范區項目的實施,有效化解了農產品“賣難買貴”問題,特別是農產品批發市場和產地集配中心項目建設,滿足了市民對蔬菜、水果、肉類等鮮活農產品的供給。

      通過打造晉中示范區,農產品流通企業積極引導農民專業合作社開展標準化生產,加強安全生產記錄管理,依據農產品流通相關標準,對農產品進行分級、包裝、加貼標識,創建品牌,實現合作社產品質量可追溯。美特好超市、田森超市等企業指導農民專業合作社根據超市需求統一采購種苗、統一采購和使用農資、統一記載田間檔案、統一采收產品、統一檢測農殘。

      通過晉中示范區的建設,實現了生產者和零售企業的雙贏。連鎖超市、批發市場等實現統一采購、統一配貨、統一定價,管理人員直接進大棚,最大限度地減少了中間環節,最大限度地保持產品的新鮮度,能夠更好地滿足市民需求。

      通過晉中示范區的建設,依托承辦企業發展自有生產基地和合作生產基地,以項目地為中心,將小農戶組織起來形成規模化生產和流通,提高了產銷組織化程度,穩定暢通了農產品產銷銜接渠道,創新了農產品流通模式。

      通過晉中示范區建設,政府部門的投資帶動社會投資40億元用于農產品流通基礎設施建設,新增就業人員達5萬人,帶動農戶達10萬戶,打造60條農產品流通鏈條。

      山西省商務廳廳長孫躍進說,提高農產品流通的組織化和公益性程度,建立區域合作協調機制和公益性保障機制,是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創新發展理念,健全基礎設施,強化科技支撐,推進交易創新、管理創新和制度創新的具體措施。構建布局合理、特色鮮明、城鄉互動、保障有力的農產品現代流通體系和農村現代市場體系,推進山西經濟社會轉型跨越發展,是落實山西省《關于發展商貿流通擴大消費的若干意見》的社會實踐。完善的農產品流通體系有利于搞活農產品流通,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保障農產品流通安全。我們不能僅僅從簡單的農產品流通看示范區建設,而要從國家戰略的高度來看大晉中農產品現代流通示范區建設,要看到充分發揮擴大消費對國民經濟的先導和基礎性作用,才能真正認識到示范區建設的重要性,才能真正用心把大晉中農產品現代流通和農村市場體系建設綜合示范區建設工作做好,才能讓大晉中示范園區真正起到引領山西農產品現代流通的作用,從而帶動全省農產品的現代流通,為山西經濟提質增效作出貢獻。

    來源:中國食品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熱點視頻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