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 “新常態”背景下,文化產業已成為國民經濟支柱性產業,推動文化產業發展是經濟、社會乃至文化發展的一個重大戰略。科技助推文化產業的發展,推進文化科技創新、加強文化與科技融合及優化其外部環境,將大大提升公共文化科技服務能力。2015年1月12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 《關于加快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意見》,提出要加快推進公共文化服務數字化建設。
山西省文化產業發展中心作為推動全省文化產業發展的專門機構,歷來重視文化產業服務平臺的建設,并走在公共文化服務平臺建設的前列。中心從2008年5月開始籌備建設山西文化產業網;2009年3月網站正式上線,歷經3次改版升級;2010年建設文化產業數據庫,2011年進駐騰訊微博發布廳開通官方微博;2013年3月 《山西文化產業》創刊;2014年3月山西文化產業微信公眾平臺的正式開通。在省委宣傳部和省文化廳的大力支持下,山西文化產業公共服務平臺建設取得突破性進展,2015年3月山西文化產業項目申報平臺正式上線,標志著以網站、公眾微信、微博、雜志、大數據等為支撐,綜合性、多元化、立體化的山西文化產業公共服務體系已經形成并趨于完善。山西文化產業公共服務平臺作為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已成為文化產業快速發展的重要助推器。
山西文化產業公共服務平臺涵蓋文化產業信息發布與交流、文化政策咨詢與服務、產業項目投資與融資、文化產品發布與交易、文化企業宣傳與推廣、文化資源共享與展示、文化人才引進與培養、對外文化交流和合作八大服務功能。平臺以一網 (山西文化產業網)、一刊 (《山西文化產業》內刊)、一庫 (山西文化產業數據庫)、兩微博 (山西省文化產業發展中心官方微博、山西文化產業網官方微博)、一公眾微信平臺 (山西文化產業公眾微信平臺)為支撐載體。載體依靠豐富的信息資源、強大的技術力量以及多元的發布渠道,依托專業的信息策劃團隊,整合山西文化產業資源,提供包括推廣、信息、投融資、咨詢、內容、渠道在內的多種產業服務,旨在為產業上下游溝通、聯動提供系統服務,全方面帶動整個山西文化產業的協同發展。下一階段,平臺將逐步完善藝術品評估鑒定、知識產權轉化、項目投資咨詢、行業知識普及、管理模式創新及課題研究等服務功能,以期為我省文化產業發展提供全方位服務。
山西省文化產業公共服務平臺的搭建,為我省文化產業發展搭建了更加寬廣、實用、便捷、高效的平臺;為企業、社會、個人提供更好的服務;為政府部門制定政策、作出決策提供更加客觀、可靠、宏觀依據,進而實現文化產業鏈整合、完善與延伸、加速文化和科技融合、推動文化產業與區域經濟發展,實現文化資本價值,增強我省在全國與世界范圍的軟實力,為文化強省建設做出積極貢獻。(劉志斌)
來源:山西新聞網-山西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