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逆勢而上顯活力――山西小微企業發展快后勁足


    時間:2015-03-12





      多年來,山西省小微企業一直保持快速高效發展的勢頭,不僅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就業難的壓力,而且促進了該省社會經濟又好又快發展。

      經濟下行,山西小微企業卻保持平穩增長勢頭

      近日,記者在山西采訪了解到,在經濟下行壓力下,該省小微企業卻保持平穩增長勢頭,工業增速穩定,主營業務收入明顯提高。專家曾預計,在山西經濟遭遇“斷崖式下滑”的環境下,2014年小微工業經濟增長速度有望與上年持平。

      在我國煤炭“黃金十年”結束后,山西經濟隨之遭遇重創的背景下。該省的小微企業卻依然堅挺。相關數據顯示,2014年前3季度山西省小微工業企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415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6.4%,與一季度和二季度相比,小微企業不僅增長幅度持續提高,而且產業結構不斷優化。據山西省中小企業局相關負責人介紹,2014年四大新興主導產業對小微工業總產值貢獻已經過半。數據還顯示,小微企業在非金屬礦物制品,酒、飲料和精制茶制造,食品制造,醫藥制造等四大行業的產值合計占到全部規模以下工業企業產值的51.7%。

      山西省小微企業一枝獨秀的奧秘在哪里?對此,記者對該省小微企業經營者、管理者及相關職能部門進行了探訪。

      各種利好政策及時出臺并且落實到位,助推小微企業“逆勢而上”

      金融部門出實招解決小微企業融資難。為了從根本上解決小微企業貸款難的問題,中國農業銀行山西分行積極整合業務產品,對于需求資金較少的小型企業,以個人助業貸款、房抵貸等個貸產品進行支持;對于資金需求500萬元以下,能提供足值有效抵押物的企業,著重推廣小企業簡式快速貸款;對于資金需求在500萬元至3000萬元的企業,按照相關信貸制度統一授信,積極給予信貸支持。同時,該行還嘗試其他切實可行的融資模式,從優化行內信貸資源配置、加快小微客戶結構調整角度出發,將國內保理、訂單融資等國內貿易融資產品應用到優質大中型企業的上下游小微企業客戶中,助其發展壯大。僅2014年上半年,該行小微企業貸款余額76億元,較年初增加16.2億元;針對中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等突出問題,2014年9月,山西率先開通全國首家為中小企業提供產業信息服務的大型專業平臺。全為中小微企業與金融機構提供線上對接服務。同時,山西增強政策性擔保公司擔保能力和引領作用,安排中小企業發展專項資金5000萬元,專項用于擴充山西中小企業發展融資擔保有限公司的國有資本金。

      稅務機關為小微企業落實減稅新政24.76萬戶受益。記者從山西省國稅局獲悉,2014年山西國稅系統全面落實結構性減稅政策,加大優惠政策落實力度,全年共計減免抵退稅260億元,同比增長88%。全省享受優惠政策的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達24.76萬戶,免征增值稅5.92億元,減征所得稅3300萬元,受惠面達97.6%。據介紹,2014年山西省國稅系統共簡化辦稅流程390項,壓縮辦稅時限334項,簡并報表資料333項,整合稅收檢查評估182次;構建起了納稅服務網、12366服務熱線、納稅人之家三位一體的宣傳咨詢平臺;開通了山西國稅12366微博矩陣和微信群,面向納稅人實現了辦稅服務、培訓輔導、溝通交流、應急處理和權益保護“五統一”。

      三年要建200個服務站為小微企業排憂解難。山西省中小企業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小微企業在增加就業、促進經濟增長與社會和諧穩定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小微企業服務站是為百姓創業、就業提供公益性服務的窗口,幫助小微企業解決創業興業和生產經營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和困難,提供全方位、一站式、面對面、零距離的服務,同時收集創業者提出的各種意見、建議和要求,為制定政策、改善管理、科學決策提供依據。而建設小微企業服務站是政府關注民生、面向百姓、幫扶創業、增加就業的一項創新工作,是探尋及時有效服務方式的一種新嘗試,是各級中小企業管理部門改進工作作風,提高服務水平,推動中小企業發展的重要工作和應履行的基本職能。今后3年,山西省要建設200個小微企業服務站,讓小微企業服務站進社區、進園區、進學校、入基層,實現所有市縣、重點園區、產業集聚區全覆蓋。

      乘政策東風,借資源優勢,小微企業發展方興未艾

      正是因為各部門相繼出臺了支持小微企業發展的利好政策,再加上該省豐富資源優勢和四通八達的便利交通,才使得小微企業在全省又快又好地發展。

      太原:13條扶持政策“打包”送給小微企業。2014年12月25日太原市政府出臺的《關于支持小型微型企業健康發展的實施意見》,被普遍認為是進一步支持太原市小微企業健康發展“13條新政”。“13條新政”出臺后,引起社會各界尤其是廣大小微企業經營者的廣泛關注,當他們看到里面實實在在的含著“真金白銀”后,紛紛表示要乘著“13條新政”的東風,鼓足干勁大干一場。在太原經濟開發區從事軟件開發的謝老板手捧著“13條新政”,如獲至寶,情不自禁地告訴記者,“有了他,我的企業原來難以解決的問題,不僅就可以迎刃而解,而且也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我們把2015年定為公司振興發展年,希望在‘13條新政’的支持下,我們的公司獲得騰飛,獲得發展。”

      運城農民成小微企業蓬勃發展主力軍。近年來,農業大市運城市在加快小微企業發展壯大上下工夫,實施財政支持、金融扶持、稅費優惠、人才引進、科技創新、家門口創業就業、創辦小微企業服務站、創建小微企業孵化基地等一系列惠企政策措施,強力推進了冶煉、紡織服裝、醫藥、機械加工、化工、汽車制造、物流、文化、體育、食品、農民創業園區等多門類新型中小微企業穩步發展。截至2014年6月底,中小微企業已達14332戶,從業人員48.67萬人,其中農民和返鄉農民工占到中小微企業職工隊伍的80%以上。坐落在運城市郊的某手工藝品有限公司,是一家以“黃河文化”、“關公文化”為主題的手工刺繡公司。獨特的創意和精湛的技藝,使產品遠銷國內外。總經理王清濤說:“現在國內外進入五百強的企業,很多都是從小企業做起的。在小微企業最脆弱的時候,政府應該‘放水養魚’幫助小企業做大做強。”

      晉城小微企業發展活力足后勁強。為讓國家的優惠政策盡快落實到位,晉城稅務部門加大宣傳力度,確保了符合條件的小微企業在預繳企業所得稅時直接享受優惠政策,為月營業額不足3萬元的企業自動享受營業稅免稅政策,極大地方便了納稅人,確保了優惠政策順暢運行。該市地稅局稅征科負責人告訴記者,由于營業稅免征,相應的一些附加稅,如城建稅、教育費附加、地方教育費附加等也一律免征,實際上小微企業享受到的優惠比實際統計數字還要大、還要多。從事建材加工的王老板告訴記者,如今國家政策好,負擔輕,今年他的企業不僅要擴大規模,還要向跨地區跨領域發展。

    來源:中國信息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熱點視頻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