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記者從省經信委了解到,山西省全面推進現役燃煤發電機組超低排放改造,并出臺相關政策鼓勵企業進行改造。這將對山西及周邊地區的霧霾治理產生積極影響。
山西省現有63戶燃煤電廠,其中單機30萬千瓦以上的省調主力火電企業有33戶,平均煤耗為335克/千瓦時,大氣污染物排放仍處于較高水平。相關數據顯示,截至去年底,全省火電企業年排放氮氧化物57.7萬噸、二氧化硫63.2萬噸、煙塵25.2萬噸,對空氣的污染很嚴重。推進全省燃煤發電機組煙氣超低排放,對山西省和周邊地區實現大氣污染防治和環境保護具有重要的意義。
山西省將在企業自主申報的基礎上,選擇4戶企業進行試點。之后,按照各發電集團和企業改造計劃安排,逐年分批對全省單機30萬千瓦及以上火電機組進行改造,在2020年底前全部完成。為了鼓勵企業進行現役燃煤電機組超低排放改造,山西省將從資金、電量獎勵以及產業支持等方面給予支持。省財政將列專項資金,對現役機組改造按投資額給予5%-10%的資金支持。同時,爭取國家對山西省超低排放機組電價實施補貼政策。在電量獎勵方面,對達到超低排放標準的機組,每年給予200小時的電量獎勵。在產業支持方面,鼓勵采用省內節能環保服務企業參與本省發電企業超低排放改造工作,對在改造中與本省節能環保企業進行合作的發電企業予以電量獎勵。
相關專家介紹說,煤炭發電在今后一段時間內仍將是國內日益增長用電需求的主要解決方式,推進現役燃煤發電機組超低排放改造,不但能大幅削減煤炭污染的排放,還能給發煤電企業帶來發展新機遇,煤炭資源有了用武之地,電力供應也會更有保障。
此外,對于單機20萬千瓦及以下常規火電機組和環保不達標機組,山西省將逐步關停淘汰。
相關鏈接
超低排放標準:常規燃煤發電機組達到天然氣燃氣輪機排放標準,氮氧化物50mg/nm3、二氧化硫35mg/nm3、煙塵5mg/nm3。
超低排放標準:低熱值煤發電機組基本達到天然氣燃氣輪機排放標準,氮氧化物50mg/nm3、二氧化硫35mg/nm3、煙塵10mg/nm3。
來源:中電新聞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