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煤海”山西在經濟下行壓力下“轉型指標”向好


    時間:2014-11-11





      煤炭黃金十年結束后,素有中國“煤海”之稱的山西首當其沖,經濟面臨下行壓力。然而最新數據顯示,這個省份的非煤產業、新興產業、民間投資三項“轉型指標”開始向好,這為當地經濟回暖埋下伏筆。

      2014年第一季度、上半年、前三季度,山西的地區生產總值增速分別為5.5%、6.1%、5.6%,均低于同期全國增速。業內人士分析,煤炭形勢急轉下滑,山西經濟下行壓力大在意料之中。但可喜的是,“轉型指標”開始向好,為山西經濟提升了信心。

      作為山西經濟轉型試金石的非煤產業高位增長。山西省統計局數據顯示,前三季度在億元投資的大項目中,非煤產業投資同比增長超過20%,而煤炭工業項目投資出現負增長。一升一降后,非煤產業和煤炭產業投資比例達到75.8:24.2。

      煤炭吸引力下降,新興產業開始吸引企業家的眼球。官方數據顯示,這個煤炭大省前三季度戰略性新興產業完成投資近4000億元,逼近全省固定資產投資比重的一半。

      據悉,今年山西把戰略新興產業的培育重點鎖定在節能環保產業、信息產業、新能源汽車、特色潛力產業四大類。以節能環保產業為例,這個污染大省爭取今后節能環保產業產值年均增長20%以上,到2015年總產值達到1600億元,形成10家左右年產值超過1億元的節能環保服務企業。

      同時,民間投資生機勃勃。2008年山西啟動煤炭資源整合,海量的民間資本從煤炭領域退出。幾年來,山西出臺政策引導民間資本留在山西,為當地的經濟轉型作出了貢獻。

      數據顯示,前三季度山西省民間投資保持高位增長,在億元以上投資項目中,民間投資增速高達40%,所占比重持續上升,而國有投資占比跌破50%。這基本延續了近三年來民間投資增速超過30%的好勢頭。

      山西省社科院經濟研究所研究員郭衛東認為,國有投資集中在傳統行業,而民間投資大多集中在新興行業,兩者比重逆轉有利于推動山西經濟轉型。此外,民間對大項目投資持續高位增長表明企業家對未來是有信心的,這對經濟下行壓力下的山西是一個好信號。

    來源:新華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熱點視頻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