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17日從山西省扶貧開發辦公室獲悉,實施企業產業扶貧一年多以來,該省大型企業“牽手”貧困農民,已啟動投資799億多元的項目開展產業扶貧,有望吸納帶動10萬以上的農村貧困勞動力就業增收。
山西是全國新一輪扶貧攻堅重點省份,落后的農業自然條件造成產業開發滯后,農民增收困難。2012年全省共有農村貧困人口412萬,占農村人口總數的17%。同時,山西也是典型的資源型省份,國有大型企業多、資源型民營企業多,一大批企業積累了雄厚的資本實力,開始尋求新的投資方向。山西在2013年初開始引導大型企業參與產業扶貧開發工程。
山西的產業扶貧以呂梁 、太行兩大連片特困地區為主戰場,支持引導百家以上大中型企業,帶動數千個貧困村實施區域化、規模化產業扶貧開發,促進農民增收和企業轉型,加快改變貧困地區面貌。
山西省扶貧辦有關負責人介紹,產業扶貧過程中,堅持市場化方向,公司化運作,建立完善“風險共擔、利益共享”的企業聯結機制,實現企業轉型和農民增收互利雙贏。“企業不再是單純地給錢給物,也不只是搞基礎設施建設,而是充分發揮企業的資本、技術和管理優勢,實施區域化規模化產業扶貧開發,使農民既獲得土地流轉收益,又獲得務工收入。”
實施一年多以來,一些知名企業和山西省國有企業積極參與到扶貧工程中來,產業扶貧進度加快。截至今年7月底,全省58個貧困縣開工建設的項目達到230多個,涉及總投資799多億元。這些項目運營投產后,可吸納帶動10萬以上的農村貧困勞動力就業增收。
今年4月份召開的全國扶貧宣傳座談會上,國務院扶貧辦主任劉永富說,山西產業扶貧工程符合煤焦企業轉型實際,發揮了企業優勢。這種以工補農、村企共贏的“造血式”幫扶,值得各地學習借鑒。
根據計劃,到2015年,山西省企業產業扶貧開發將帶動貧困村2000個以上,區域內農民人均純收入提前實現翻番;到2020年,企業產業扶貧開發帶動貧困村5000個以上,區域內農民人均純收入將達到全省平均水平。(記者王井懷)
來源:新華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