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今年起,山西省進一步創新金融支持扶貧機制,加快推動貧困地區特色產業發展。7個省級試點縣在內的21個集中連片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每縣注入風險補償金500萬元。到2018年,全省58個貧困縣將全面開展金融支持特色產業發展富民扶貧工程。
9月15日,《山西省金融支持特色產業發展富民扶貧工程2014-2018年實施方案》和《山西省金融支持特色產業發展富民扶貧工程貸款風險補償資金管理暫行辦法》正式實施。按照實施方案,金融支持扶貧,以省內涉農金融機構為主,積極支持和鼓勵其他商業銀行參與。
具體合作金融機構在省金融辦考察篩選后,由省扶貧部門及財政部門與其簽訂戰略合作協議。縣級扶貧部門要將列入本級預算的風險補償金存入合作金融單位專戶,合作金融單位按照存入總額的8倍以上放大貸款額度。扶貧部門要保障風險補償金專戶資金安全,同級財政部門要對專戶實行監管。
金融富民扶貧貸款支持對象,按照精準扶貧要求,主要支持建檔立卡的貧困戶,對通過“能人大戶”等帶動貧困戶共同致富的項目,也可適當支持。貸款主要用于發展生產和增加收入所從事的生產經營業務,包括種養業、服務業、運輸業、農家樂旅游業及小型加工業等。貸款產品分為面向貧困農戶的“扶貧小額信貸”的“富民貸”,以及面向貧困地區扶貧企業及項目的“強農貸”。
在配套扶持政策方面,我省對貧困戶、扶貧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等新型經濟體,省級均按年貼息率5%給予貼息扶持。“富民貸”享受貼息貸款限額為5萬元,單戶起點1000元;合作社等為20萬元。貼息期限最長不超過兩年。扶貧龍頭企業的貼息,將由省財政把貼息資金納入切塊扶貧資金范圍,分配到縣。
在貧困農戶小額貸款風險補償方面,2015年開始,省里下達的切塊資金,要優先安排用于“金融扶貧貧困農戶小額貸款”風險補償本金。各貧困縣當年注入的風險補償金規模不高于1000萬元。農戶小額貸款因非道德因素造成貸款本息損失的,在金融機構沒有過失前提下由風險補償資金進行補償。(首席記者 崔曉農)
來源:山西新聞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