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西大同:旅游能否接棒煤炭延續輝煌


    作者:汪曉東    時間:2014-09-04





      “三面臨邊,最號要害。東連上谷懷來縣直線與北京距離為230公里,南達并恒,西界黃河,北控沙漠。實京師之藩屏,中原之保障。”古籍中對大同有這樣的描述。

      在歷史的車轍下,這座背負著華光異彩的名城在相當長的時間段里,均以失修的古宅落和長滿蒿草的城墻對外展示形象。

      六年前,素有三代京華,兩朝重鎮之稱的大同開始重拾輝煌,北魏云岡石窟景區、遼金華嚴寺的修葺一新,讓沉寂多時的古城領略前所未有旅游附加值。

      然而,正當旅游產業給大同以煤炭為單一經濟結構錦上添花時,這座煤海之城卻面臨資源日漸枯竭,庫存增大,利潤持續萎縮等諸多困擾。

      頻遭打擊的煤炭產業

      與大同依煤而生,曾經創造過GDP神話的自信滿滿不同,如今,侏羅紀優質煤層的幾近“干涸”,預示著一座資源枯竭城市的尷尬未來。

      2014年,國家統計局公布的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顯示,2013年煤炭開采和洗選業利潤比上年減少1202.3億元,同比下降33.7%;28家煤炭行業上市公司中,有22家在2013年出現不同程度的業績下滑,占比接近八成,大同煤業則首度出現虧損,預計虧損額達到13.5億元到14.5億元。

      大同煤炭一位業內人士在接受《中國企業報》記者采訪時曾感嘆,受經濟不斷滑坡,總量逐步后移,資源環境的壓力逐步加大等影響,截至2014年一季度大同市GDP全省排名從第2位,已跌落至倒數第3位。當然,這與煤炭企業持續虧損有很大關系。

      同煤集團某礦宣傳部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目前煤價穩定在每噸400元左右,已實現價格止跌,但秦皇島和該礦存煤仍然很大。

      養車戶李三牛告訴記者,2013年以來,煤炭行業利潤減少35%,受此影響,今年,他不得不賣掉12輛運煤車,以緩解資金緊張。“可煤價下跌讓二手運煤車成了白菜價。”他如此感嘆。

      “原來很難找到活兒的持有B1駕駛證的司機,時下也成了香餑餑。”他說,即便這樣也很難留住司機,過去一天掙420元,現在只有150元,很多司機都轉行搞了配貨。

      而眼下,大同煤業的冬天似乎看不到盡頭,包括大同左云鵲山精煤公司在內的多家煤企,煤價縮水至200多元/噸,賣一噸煤就虧損100元。該企業負責人表示,面對1000多名職工,深感包袱沉重。

      下一個資源枯竭城市

      2008年、2009年,國務院連續公布了2批共44個國家資源枯竭型城市(區),其中淮南淮北是中國12大煤礦基地之一;湖南資興,2007年煤礦實現稅收3.5億元,當時占全市當年財政總收入的54%;山西孝義,中國第一批50個重點產煤地之一。

      上述城市資源枯竭來臨如此迅速,讓人甚至來不及反應。而大同作為優質動力煤重要產區,吃盡煤炭紅利只是時間問題。

      同煤集團在其內部刊物撰文,大同礦區經過60多年的開采,老礦井相繼步入衰減期,資源枯竭,負擔沉重。

      文中指出,負重前行,不創新,只能死路一條。為此,集團開出消腫方子,通過建設新礦井,向石炭紀煤層延伸,從而保證資源接續。

      同煤集團對所有資源枯竭礦井安排了“一對一”資源接續,10座有條件礦井向石炭紀煤層延伸,全部按照當前煤價測算的盈虧平衡點確定延伸能力,保證投產即減虧、達產能持平或盈利。

      “除同煤集團現在還儲備了些不錯的資源外,大同的優質煤剩下的不多了。”山西省煤炭行業人士對記者說。

      該人士告訴記者,上述情況足以證明大同侏羅紀優質煤層已開發殆盡,資源枯竭帶來的惡果會持續發酵,企業經營將面臨極大考驗。

      作為一個以煤炭為支柱產業的城市,企業轉型和大力發展第三產業是大同應對資源枯竭的有力措施。

      上述業內人士同樣認為,目前煤炭行業陷入低谷,在此背景下,大同轉型顯得尤為迫切。

      旅游業撐起經濟方舟?

      目前,按照《大同市國家資源型經濟轉型綜合配套改革試驗2013行動計劃》,大同市產業結構調整將以循環經濟為基本路徑,以全產業鏈為基本模式,經濟對煤炭為主的資源依賴明顯降低,非煤產業增加值比重達到25%。而在今年,大同市共安排了19個產業轉型項目,其中有5項為清潔能源項目。

      值得注意的是,大同旅游在最近幾年發展迅速,或將成為該市新的經濟增長點。

      大同市委常委、副市長操學誠曾向媒體表示,大同2013年的旅游人數是1900萬人次,產值達到160億元。所以,大同政府對旅游業的發展也有長遠的規劃。不過操學誠認為,大同的旅游發展也離不開首都的支持,大同的目標是打造一個國際性的文化旅游城市,目前旅游已經滲透到大同的整個發展規劃當中。所以,操學誠也表示希望企業家能更多地開發、投資大同的旅游產業。

      北京某旅游車輛租賃公司姚濱告訴記者,大同搭車此次京津冀一體化的戰略,打造“清涼大同城,度夏首選地”的城市旅游品牌,已成為眾多北京人消夏度假的目的地,從今年5月到8月,僅發往大同的租賃車輛就達到20輛次,營收16余萬元。

      山西財經大學一位不愿具名的教授認為,大同擁有眾多旅游資源,但品牌和發展路線單一,盡管如此,發展前景也十分看好。2014年,該市旅游產值有望突破180億元,旅游占據GDP的6%,雖說旅游目前不算大同支柱性產業,但依據2013年該市旅游發展情況,靠旅游拉動的產值要占據15%。因此大同旅游業或能撐起煤炭不景氣帶來的經濟頹勢。(本報記者汪曉東)

    來源:中國企業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熱點視頻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