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西旅游:從門票經濟走向產業經濟


    來源:三晉都市報   時間:2017-08-21





      2016年9月30日,為全面深化文化旅游業改革發展,山西省委、省政府出臺了《關于推進旅游景區(景點)體制機制改革創新的意見》,確定首批149家景區景點進行改革創新。該文件也是近年來全省旅游業的最高規格文件;
     
      2017年1月,山西省又出臺了《2017年全省旅游景區(景點)體制機制改革創新工作推進方案》,山西省景區景點體制機制創新工作全面啟動;針對長期以來我省景區景點存在的體制不順、機制不活、活力不足等“頑疾”,我省全面啟動了景區景點體制機制改革創新,截至目前,全省首批參加改革的149家景區景點以所有權、經營權“兩權分離”為重點的體制機制改革基本完成,為下一步進行市場化運營、招商引資打下了基礎。

    (資料圖片 來源于網絡)
      近日,記者走進晉中和長治兩地的景區景點,切身感受體制機制改革創新給景區帶來的新變化、新生機。山西省景區景點體制機制改革所帶來的沖擊和影響,將為山西旅游發展注入一股全新的力量。
     
      山西省旅游景區景點體制機制改革工作如火如荼地開展了半年,按照預定時間,目前取得階段性成果。截至6月底,全省首批參加改革的149家景區景點基本完成“兩權分離”或創新經營機制。
     
      至此,山西省旅游業進一步優化了要素配置,為實現從門票經濟走向產業經濟打下堅實基礎,也更加契合了旅游消費升級的需求。
     
      推動提檔升級
     
      多年來,觀念保守傳統,市場意識模糊,市場主體缺失,管理權、經營權相互交織,這些傳統格局,已成為影響山西省在創新體制機制、重大項目開發上實現新突破,把文化旅游產業打造成轉型的新引擎新支柱,將山西省打造成富有特色和魅力的文化旅游強省的“瓶頸”之一。
     
      如何在困局中破繭而出,已成為山西當前發展文化旅游業亟待解決的緊迫課題之一。為此,省委、省政府將推進旅游景區景點體制機制改革創新作為改革重點,通過理順管理體制、經營機制和各種利益關系,不斷激發市場主體活力,推動旅游業提檔升級,做大做強。
     
      于是,2016年9月30日,為全面深化文化旅游業改革發展,省委、省政府出臺了《關于推進旅游景區(景點)體制機制改革創新的意見》,確定首批149家景區景點進行改革創新。該文件也是近年來全省旅游業的最高規格文件。10月31日,全省旅游景區(景點)體制機制改革創新工作推進會暨全省A級旅游景區質量提升培訓在太原舉辦,要求確保創新工作有序開展、加速推進。
     
      2017年1月,山西省又出臺了《2017年全省旅游景區(景點)體制機制改革創新工作推進方案》,山西省景區景點體制機制創新工作全面啟動。
     
      為科學有序地推進改革創新工作,省委、省政府根據景區景點的具體情況因地制宜、分類施策,確定了事業單位性質的實施“兩權分離”、不能實行“兩權分離”的在景區運營方面拓展產業鏈、企業化經營管理的優化股權結構、民營和集體企業的實現專業化運營、大型公益性的增加經營性設施、履行協議嚴重不到位的退出等6種改革模式。并明確了時間表和路線圖,確定149家景區景點首批參加體制機制改革創新,并與全省11個市簽訂了改革創新目標責任書。
     
      截至6月底,省政府與海航集團,省旅發委與浙旅集團、銀泰集團和中國進出口銀行山西省分行、交通銀行等8家銀行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吸引華僑城、浙江銀泰集團、浙旅集團、烏鎮集團、中景信集團、中景潤集團等旅游知名集團紛紛與我省景區景點開展合作。喬家大院景區6月底在新三板成功上市,開創了我省旅游景區之先河。
     
      至此,全省首批參加體制機制改革創新景區(景點)的149家景區基本完成“兩權分離”或創新經營機制。
     
      改革初見成效
     
      在這149家景區景點中,事業單位管理79家、企業經營70家,囊括了五臺山、平遙古城、云岡石窟、壺口瀑布等全國知名景區。通過體制改革,這些景區景點將引進戰略合作者參股投資或參與管理,并加強與國內外知名專業旅游運營公司合作,實現專業化、公司化、市場化運作。其中事業單位管理的景區景點將實現“兩權分離”,企業經營的景區景點將著力創新經營機制。將按照“一景一策”的辦法,通過管理經營機構+多業經營模式、管理機構+公司經營模式、整體轉讓管理經營權模式、委托管理模式、特許經營模式、混合所有制模式等6種路徑推進改革。對于管理體制僵化的景區,能“兩權分離”的必須兩權分離;對于資源閑置的景區景點將通過退出機制盤活資產,引進優質資本參與開發。
     
      作為我省改革的重頭戲,旅游體制機制改革覆蓋全省,自年初起到目前,149家景區景點基本完成“兩權分離”或創新經營機制。這一率先在全國取得的突破性成果,為我省旅游業自身的轉型升級提供動力,也為整個經濟結構調整注入活力。
     
      日前,長治市旅游發展委員會主任張瓊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通過景區體制機制改革,極大地增強了長治市文化旅游產業的發展活力,促進了景區項目建設和招商引資工作。她介紹,為將文化旅游產業培育成長治市的戰略性支柱產業,長治市正在按照“產業+資本”的思路,以市屬企業為主體,整合全市文化旅游資源,引入戰略投資者,積極組建“長治文化旅游集團”,目前各項工作進展順利。
     
      體制機制改革工作和一系列的旅游項目推介招商活動拉動了我省公園和游覽景區投資快速增長,上半年,全省公園和游覽景區投資完成124.8億元,增長28.7%,與旅游業相關的住宿和餐飲業投資增長38%。
     
      打造大旅游格局
     
      目前,山西省的景區景點體制機制改革創新取得階段性成果,為下一步進行市場化運營、招商引資打下了良好的基礎。而在改革創新的過程中,山西省各涉改部門和景區景點的人員變“要我改”為“我要改”,積極行動,勇于探索,形成了改革創新的良好氛圍。
     
      “這次改革創新不是走過場,是從深層次解決景區發展頑疾,向改革要活力,向創新要動力。因此,我們景區景點要以開放的心態、國際化視野與外界對接,推動景區體制機制改革創新,從上而下擰成一股繩,才能找到激發企業市場活力的突破口。”省旅發委副主任李貴說,旅游景區是旅游業的核心要素,其市場化程度、服務質量水平、核心競爭力直接影響著旅游業發展水平和發展后勁,是牽一發而動全身的關鍵。旅游景區是旅游業各要素的龍頭,只有龍頭舞起來了,才能帶動整個產業騰飛,才能盤活景區周邊資產,延伸旅游產業鏈,打造大旅游格局。
     
      下一步,山西將進一步深化改革,創新機制,積極引入戰略合作者,積極推進景區的市場化、專業化、公司化運作。省旅發委主任盛佃清表示,下一步將重點聚焦到重點景區的深度改革上,推動“王牌”景區、“龍頭”景點的改革取得實質性突破,啃下“硬骨頭”,拿下“大塊頭”,要在體制機制、項目開發、戰略合作、景區建設、宣傳營銷等方面有大動作和大進展,讓更多文化旅游企業真正走向市場化道路,為下一步文化旅游業大發展打下良好基礎。(本報記者丁嶺燕)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熱點視頻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