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省政協一攬子建議助力扶貧開發


    時間:2012-12-19





      本報訊 扶貧開發,是小康社會建成的難點,也是小康社會建成的重點。日前,省政協十屆二十八次常委會通過建議,就推進扶貧開發提出一攬子建議,有加強領導、發展產業、增加投入、建立扶助機制、完善保障機制等,為省委、省政府科學決策議政建言,助力我省2020年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改革開放以來,我省圍繞促進貧困地區農民增收、貧困人口減少的目標,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扶貧工作,到2011年末,貧困人口由437萬減少到246萬,年均減少約20萬人。但我省農業自然條件差,農民收入水平低的基本省情還沒有徹底改變,農村產業發展慢、基礎設施落后和扶助保障機制不完善等制約著貧困地區脫貧致富,特別是按照新的扶貧標準,全省還有452萬農村貧困人口,占農村人口18.8%,高出全國平均5.4個百分點,扶貧任務依然艱巨。省政協組成調研組,利用半年多的時間,通過實地考察調研,對我省扶貧開發進行了專題調研,并就打好新一輪扶貧開發攻堅戰進行了分析思考并提出建議。

      產業開發是扶貧的重要抓手,是加強貧困地區自我發展能力的手段。省政協常委會建議說,要根據貧困地區資源稟賦和自然條件,按照“一村一品”“一縣一業”的指導思想發展好主導產業,同時著力抓好龍頭企業的培育和壯大,要通過 “龍頭帶動型”“基地推動型”“合作組織型”“科教引領型”等發展模式著力推進產業發展,增強貧困地區的造血功能。

      加大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新增投入要向貧困地區傾斜。省政協常委會建議說,要圍繞主導產業布局、新農村規劃、社會保障事業、生態文明建設等,推進農村水利、道路交通設施建設,要把農民用水、用電、用氣、排水排污、信息網絡統一規劃建設,建設好就醫、就學、文化等設施,滿足群眾生活生產基本需求。

      此外,要多措并舉,加強扶助機制建設和保障機制建設。常委們說,在扶助機制方面,要建立財政扶助穩定增長機制、以工補農扶助機制、金融扶助機制、社會扶助機制、財政扶助資金合理使用機制和監督機制,為打好新一輪扶貧開發攻堅戰提供多層次、全方位的財力保障;在保障機制方面,要抓住綜改區的機遇,把扶貧政策、區域政策、社會保障政策和現行農村政策結合起來,研究制定加快扶貧開發的新政策措施,同時,樹立用人激勵導向,加強機構隊伍建設、基層組織建設和健全考核機制,為扶貧工作提供堅實組織保障。

    來源:山西新聞網 山西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熱點視頻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