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以沁河為軸,以古堡、古村落、廟宇為節點,以沁河文化、農耕文明、生態休閑、水上娛樂、產業觀光、現代體驗為內容,以車道、綠道、船道為鏈接,形成一個傳統與時尚相結合,歷史與現實相輝映,涵蓋體驗、休閑、產業于一體的文化旅游產業帶。”在11月1日舉行的晉城市經濟轉型研討會上,陽城縣潤城鎮給人們勾勒出一幅多姿多彩的 “轉型圖”。
潤城鎮是中國歷史文化名鎮,沁河水面最開闊最舒緩的河道縱流境內20公里。歷史上有“沁渡扁舟”的生態畫卷,也留下星羅棋布的古堡古建群,明史記載達54座,現在保存相對完好且有開發價值的仍有10余座。構成了特色街道、民俗風情等獨特的文化景觀帶,為以人文為特征的沁河文化旅游開發提供了獨一無二的資源稟賦。
憑借著這些得天獨厚的歷史文化資源,面對資源整合后的煤炭枯竭的形勢和挑戰,潤城鎮按照“錯位發展,差異發展”的理念,提出了“打造沁河文化旅游產業帶”的新構想。內容包括:打造一條生態景觀長廊;打造一條十里商貿街;打造一批水上游樂節目;打造一批沿河森林公園;打造一個最具吸引力的主題公園;打造民俗一條街和美食一條街;打造中國明代第一村;打造一條綠色游覽系統。
按照這一構想,潤城鎮在發展文化旅游上邁出可喜的步伐,今年打造了3A級景區上莊天官王府,投資1億多元,完成40多個古院落產權收購,修繕了10多處具有代表性的院落。完善了相關旅游要素配套,實現了開門營業,國慶黃金周接待游客2.94萬人次,收入37萬元。明年將陸續啟動13項工程,力爭到“十二五”末,建成一個5A、一個4A、兩個3A級景區,使潤城成為沁河文化旅游產業帶上一座閃耀著生態之美和人性之光的幸福之城。
來源:山西新聞網 山西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