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汾西大地一片平,這里的黎明靜悄悄。”毛跟云不是詩人,他是臨汾市汾西縣的縣長,但是說起汾西因缺水而導致工業長期落后的縣情時,他用這樣頗具詩意的語言來描述。11月20日,記者來到位于汾西縣對竹鎮北掌村的中部引黃汾西出水口采訪時,見到了正在這里查看工程進展的毛跟云。
毛跟云說,汾西縣有著十分豐富的礦產資源,目前全縣境內共發現礦種十余種,其中煤、硫、石膏、鐵礦、鋁土礦儲量較大,高嶺土、耐火粘土、石灰巖等礦產資源儲量也非常可觀。“陽泉的耐火材料能燒1小時,汾西的耐火材料就能燒4小時。”毛跟云說,汾西的礦產資源有著很好的工業價值和開采價值,適于規模開采和加工轉化,這些資源都是汾西埋在地下的巨大財富,在國內都十分稀缺。可是再好的資源離開了水,都只能靜靜地埋在地下,叫人干著急沒辦法。“我們曾引進很多工業項目,但一談到水,最后就鬧不成了。”毛跟云說,汾西是國家級扶貧開發重點縣,也是全省嚴重缺水的縣之一,這里的地表水流量每秒只有0.0168m3,打一眼井至少要掘地1000米,造價120多萬元,當地農民種植的小麥畝產僅100多斤,完全靠天吃飯。
長期以來,水已成為制約汾西發展的重要因素。經過優化設計線路,中部引黃汾西段工程將汾西納入了規劃范圍,這讓毛跟云欣喜萬分,眼瞅著汾西出水口的建設進度不斷加快,他輾轉奔波各地找項目、尋立項的腳步也更快了。如何引進大型國有或民營企業,利用國內國際領先的高新技術,開發汾西高硫煤、硫礦鐵、鋁礬土、石膏、石灰石、風能6大類資源,成為毛跟云每日思考的問題。
毛跟云說,自從汾西將大量引進黃河水的消息傳出后,原先談過的很多項目負責人又都回來了,以前是我們求別人留下,現在成了別人求我們,要進來。出于對保護當地礦產資源的考慮,汾西縣將與國內一流企業合作,建設工業園區,實現資源節約綜合利用。目前已有四川一家企業準備投資200億元開發鋁土礦;投資1億元的煤炭地下氣化工業性試驗項目全面啟動實施;高端耐火材料項目已進入申請資源配置和建設選址階段,準備面向世界建設一流的高端耐火材料基地;投資10億元的硫鐵礦強化富集酸鐵聯產項目已開展公司注冊;120萬噸干法水泥生產項目已完成資源勘探;高強石膏粉和模具石膏粉加工項目進入選址建設階段……沒有大水網建設,沒有中部引黃工程,這些項目想都不敢想。“有了水,我們汾西的姑娘也會變得水靈起來;項目引來了,肯定還會引進很多高科技人才……”毛跟云還有一個想法,有了大水網作支撐后,汾西也要模擬大水網模式,建設汾西自己的小水網,“到時候,黃河水就可以嘩啦啦地流遍汾西的每一寸土地,要是這樣,那該有多美!”
來源:山西新聞網 山西晚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