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煙、空氣污染、飲食結構不合理、長期緊張的心理狀態,是引發肺癌的幾個因素 今年的11月是第12個“全球肺癌關注月”。據山西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統計資料顯示:我省幾大高發癌癥中,肺癌排名居首位。
根據臨床觀測結果顯示,近幾年,我省肺癌發病趨勢呈現出新的特點:發病人群年輕化,女性發病率呈上升趨勢。致死率高肺癌成頭號殺手
山西居民容易高發哪幾種癌癥?根據省疾控中心的監測結果顯示,我省每年因惡性腫瘤而死亡的前3位“殺手排名”依次為肺癌、胃癌和肝癌。其中,肺癌因其不易被早期發現、致死率極高等特點,已被全球公認為頭號“癌癥殺手”。
我國是世界上肺癌患者最多的國家,每年約有40萬人被確診患有肺癌,發病率已高達61.4/10萬。與30年前相比較,我國肺癌死亡率上升了46.8%,占全部惡性腫瘤死亡人數的22%。預計到2025年,我國每年死于肺癌的人數將接近100萬人。
山西醫科大學第二醫院腫瘤生物科主任李寶平介紹,根據臨床統計結果顯示,我省近幾年來,肺癌發病年齡組呈現出年輕化的趨勢:已經由過去的60歲以上人群多發,提前到40—60歲年齡組。在男女性別比例中,女性患者的發病人數明顯上升。
吸煙越多肺癌發病率越高
為什么肺癌在山西乃至全國呈現高發態勢?癌癥的致病成因是什么?對此,省內幾位腫瘤權威專家表示,癌癥的成因非常復雜,受遺傳、心理、飲食、輻射、職業等多方面因素的綜合影響。以肺癌為例,目前,對該疾病的致病成因,醫學界尚無法做出統一的定論。但以下這些因素,被稱為引發肺癌的“危險因素”。
首先是吸煙。它是目前公認的造成肺癌的最重要因素。吸煙時間越長,數量越多,肺癌發病率則越高。當然,“被動吸煙”同樣不能被忽略。“香煙的煙霧中,含有多種致癌物質,能夠被吸入肺的深部,誘發肺癌。”專家分析指出,這也是為什么很多肺癌患者本人并不吸煙,卻呈現出“肺紋理加重”等一系列類似于煙民癥狀的原因。
其次是空氣污染。疾病預防控制專家分析認為,大城市中,有10%的肺癌患者可能是大氣污染引發的。此外,室內小環境的空氣污染,包括烹調過程中的油煙和建筑裝潢材料中的放射物,都存在致癌物質。
第三是飲食結構。盡管癌癥成因復雜,但可以明確的是:飲食結構的不合理,對肺癌患病人數上升,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李寶平主任舉了個例子,30年前,大家普遍住平房,誰家吃一頓肉,蒸一次饅頭,整個院子里都是香氣撲鼻。但是現在,這種情況已經不常見了。食品的生產加工方法有了變化,越來越多的制成品替代了天然綠色的食品,同時也改變了人體免疫內環境。
第四是人們的心理狀態。現代社會,快節奏的生活方式讓越來越多的人長期處于焦慮狀態,長期緊張的心理狀態容易破壞自身的免疫系統,引發癌癥。
李寶平主任舉例說,手機讓人和人之間的距離縮短,卻讓大多數人感覺“很忙”。這種“忙碌的假象”讓人們處于一種“等待呼喚”的應激狀態,很難心平氣靜地再去讀一本書,逛一次公園,和朋友聊一次天。而這些方法,恰恰是釋放心理壓力,調節身心平衡的良藥。
三級預防幫你筑起抗癌防線
“老百姓對癌癥要有正確的認識:它是一種疾病,既然是疾病,就可防可治。”李寶平主任介紹,預防癌癥可以通過“三級預防”來實現。
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大大提高個人免疫力。因此,阻擊癌癥的第一道關卡,就是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具體措施包括:飲食有節、起居有規律、平衡身心、適度鍛煉。例如,戒煙限酒;不吃或少吃高脂、高糖、高熱量的食物;不吃發霉、變質的食品,少吃腌制類食品和烤制類食品;保持正常體重,不要過胖或者過瘦;盡量避免長時間暴曬;堅持鍛煉身體,保持樂觀的情緒。
阻擊癌癥的第二道關卡,是“三早預防”,即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健康體檢和癌癥篩查是一種有效并且經濟的健康投資。”李寶平主任說,40歲以上的成年人應該每年體檢一次。癌癥如果能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遠期生存率較高,大多數病人甚至可以獲得根治。
最后,也是抗擊癌癥的最重要一道關卡,是臨床治療。也就是說,通過綜合治療手段,對癌癥患者進行治療,以延長生命和提高生存質量。“在治療手段上,近幾年來,醫生和患者的理念都發生了一些改變。”李寶平主任說,過去,很多人一味追求“根除癌細胞,清除瘤體”,于是采用了各種手段對癌細胞進行清除,如化療“轟炸”,放療“照射”等等,但長期下來,效果不太理想。
目前,較常采用的治療手段是生物細胞免疫治療。它通過調動人體自身的防御機制,抑制腫瘤生長,實現患者自身機體“自主抗癌”。這一治療手段,已經成為繼手術、放療、化療之外的第4大治療腫瘤的手段,并被越來越多的人接受。
癌癥的早期征兆必須要注意
世界衛生組織專家提出了癌癥的早期征兆:身體任何部位出現無痛性腫塊;不明原因的經常性出血,如咳血、涕血、便血、血尿和陰道出血等;久治不愈的潰瘍;吞咽困難或有吞咽梗阻感;持續性消化不良、腹脹不適;咳嗽或痰中帶血;大便習慣改變,如便秘、腹瀉相互交替;原因不明的體重減輕或低熱等。
以上這些現象,都是可能患有癌癥的早期信號。留心自身發出的“預警信號”,如發生這些癥狀,應高度警惕,立刻檢查治療。
來源:山西新聞網 山西晚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