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記者10月17日從省糧食局獲悉,今年,我省8萬套標準化儲糧倉投入使用后,在儲糧過程中減少的糧食損失相當于增加了1萬余畝“無形糧田”。為減少農民儲糧損失,2011年3月,國家發改委和國家糧食局制定了“十二五”農戶科學儲糧專項建設規劃,決定在全國糧食主產區和主要產糧區為800萬戶農戶配置標準化儲糧裝具,其中下達我省40萬套。
目前,我省已經為2.5萬戶農民配置了標準化儲糧倉,今年投資3440萬元為農戶配置的8萬套標準化儲糧倉11月底將投入使用。據省糧食部門測算,這10.5萬套儲糧倉可存糧食1.05億公斤,按平均可減少糧食損失3%計算,每年可挽回糧食損失300余萬公斤,相當于為我省增加了1萬余畝的“無形糧田”。
我省40萬套儲糧倉全部投入使用后,全省農戶每年可減少儲糧損失約1200萬公斤,產生的經濟效益達2280萬元。在儲糧裝具15年的使用壽命內,共可減少儲糧損失1.8億公斤,增加經濟效益3.42億元。
來源:山西新聞網 山西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