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飲用水“新國標”省城提前落地 市民飲用自來水大可放心


    時間:2012-07-12





      自7月1日起,新的《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正式實施,“新國標”對日常生活飲用水的檢測指標從35項增至106項,不僅提高了飲用水的有機物、微生物和消毒劑種類等方面的要求,同時,對砷、鉛、鉻等重金屬的指標做出新規定,使得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進一步提高。那么,太原市供水部門實施“新國標”的情況如何?它們的監測能力是否符合要求?7月10日,記者采訪了太原市自來水供水公司水質處處長史曉東。

      “新國標”到底新在哪兒

      史曉東告訴記者,我國從1985年開始全面實施第一版《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飲用水標準的要求也越來越高。此次開始執行的新版《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是2006年由衛生部、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等單位制定并頒布的,為第二版,當時設立了6年的緩沖期,從今年7月1日起強制執行。與舊標準相比,“新國標”與國際接軌,參照歐美等發達國家的飲用水標準,提高了對水質有機物、微生物和水質消毒等方面的要求,將飲用水的檢測指標由2006年前的35項增至106項,同時取消了城鄉差異化,實現城鄉飲用水使用同一標準。“從2006年新標準出來后,我們就開始著手準備,先后投入1000余萬元,購置設備提高對自來水的檢測能力,目前,我們光檢測設備就價值1600余萬元。其中,通過國家質檢總局計量認證的檢測項目達177項,2007年就實現自來水檢測項目104項,2009年實現自來水檢測項目106項,提前三年達到新國標規定的106項指標。”史曉東表示,為了確保水質,省城在全市范圍內還設立了93個供水管網監測點,對全市6個自來水廠實施的是出廠水和管網末梢水每天各9個指標的檢測,與全國同類城市相比,無論在布點密度還是監測頻率、監測指標上都排在前面。“新國標”規定,水質中的106項指標每年至少要進行一次全檢,地表水至少全檢兩次,而省城現在實施的是每個月進行一次106項的全檢,這也是太原市自來水常年保持水質100%合格的重要原因之一。

      合格自來水不等于純凈水

      “目前,太原市自來水公司的供水能力為每日最高80萬立方米左右,現在實際日供水量有50多萬立方米,地下水和黃河水(地表水)各供應一半,從全國范圍來看,省城自來水的水源還是很不錯的。省城自來水的供水中,地下水源為分布在婁煩等城郊部位的一口口深度從800米至1300米不等的地下井,供應的是深層巖溶水,地表水則是從萬家寨水庫長距離全封閉輸送過來的黃河水,再經過凈水工藝輸送到省城各個水廠。可以說,從源頭到管網、到水廠、到用戶家全程監控。這是我們運行近十年來沒有發生過一次飲用水安全事故的保障。”史曉東說。“合格自來水不等于純凈水。城市飲用水一般是指各項指標合格、含有一定微量元素、硬度適中、弱堿性可飲用水。而我們通常說的直飲水一般為瓶裝或桶裝的純凈水,是經過軟化的水,其在去除有害物質的同時也去除了水中的營養物質,其中鈣、鎂等礦物質含量很低,如果長期飲用,對孩子、老人不利。”史曉東說。

      懷疑水質有問題可電話投訴

      對于部分市民反映自來水燒開后有水垢、沉淀等問題,史曉東表示,這與水中的鈣、鎂等礦物質含量較多有著密切的關系。太原市的自來水有一多半采自深層地下水,其中一些礦物質含量比較高,當水燒開后會有礦物質析出,形成水垢。只要是礦物質含量指標正常,市民們大可盡管放心飲用。

      同時,史曉東指出,現實中也有不少因素可能會影響到供水水質,最常見的就是管網老化等造成的二次污染,還有就是如果管道用戶少或流量低,自來水在管道中滯留時間過長、高層住宅小區二次供水設施不規范,以及居民不按規定使用燃氣熱水器,或者使用不合格的凈水設施,都可能會對水質造成影響。

      如果有居民懷疑自家自來水水質有問題,可撥打太原市自來水熱線電話投訴,他們將派專人上門進行采樣、檢測等服務。市民也可以通過太原市自來水公司經正規程序采樣后,自行到北京、上海等正規有資質單位進行水質監測。另外,史曉東還提醒居民,要養成良好的用水習慣,謹防一些不法商販夸大宣傳,打著自來水公司的招牌私自安裝不合格的凈水設施。

      來源:山西新聞網 三晉都市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熱點視頻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

    www.色五月.com